《水浒传》中写了太多的杀伐,有太多的血腥,但即便如此,书中有几次死亡事件,却依然令人唏嘘。
1.鲁智深坐化六和寺
宋江带领梁山弟兄们平掉方腊,到杭州休整时,原本齐备的大小头领“止剩得三十六员回军”。
这三十六员好汉,经历生死,功成名就,原该享受繁华富贵,可就在这烈火烹油之际,突现异冷:鲁智深圆寂了。
杭州六和寺内,驻扎于此的鲁智深突闻钱塘江大潮之声,得知这是“潮信响”,想起智真长老留他的偈言“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他“心中忽然大悟”。
让僧人烧汤洗浴了,鲁智深换一身御赐僧衣,“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了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比及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
鲁智深写的“颂子”是——“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圆寂,明明是功圆成佛,该当庆贺,但每每读书至此,总觉不忍——《水浒》中最至诚、最洒脱的真好汉,就这样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撒手而去!真所谓:“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2.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梁山招安后,经历了无数战争,许多兵将身亡,而且颇多死得悲壮者,但其间最让我唏嘘的,不是一百单八将中的某一个,而是那个死于陈桥驿的小小军卒。
梁山大军征辽前,朝廷差遣“二员厢官,在陈桥驿给散酒肉,赏劳三军”,说好的每个兵卒一瓶酒、一斤肉,但厢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到兵卒手中,“酒只半瓶,肉只十两(古代一斤是十六两)”。
梁山项充、李衮手下的一个牌手军校,见御赐酒肉被克扣,大为恼火,与那厢官闹将起来。只因厢官骂梁山兵将是“腌脏草寇”,那军校大怒,“走入一步,手起一刀飞去,正中厢官脸上,剁著扑地倒了。众人发声喊,都走了。那军校又赶将入来,再剁了几刀,眼见的不能够活了。”
遗憾的是,这军校的壮士之举,却不合宋江、吴用的苟安之策,等待他的是斩首示众——斩首给朝廷那些反对梁山者看,以息事宁人。
宋江“飞马亲到陈桥驿边,那军校立在死尸边不动”。宋江“却唤这军校直到馆驿中,问其情节”,那军校答道:“他千梁山泊反贼,万梁山泊反贼,骂俺们杀剐不尽,因此一时性起,杀了他,专待将军听罪。”宋江道:“他是朝廷命官,我兀自惧他,你如何便把他来杀了!须是要连累我等众人!俺如今方始奉诏去破大辽,未曾见尺寸之功,倒做了这等的勾当,如之奈何?”那军校叩首伏死。
宋江哭道:“我自从上梁山泊以来,大小兄弟,不曾坏了一个。今日一身入官所管,寸步也由我不得。虽是你强气未灭,使不得旧时性格。”这军校道:“小人只是伏死。”宋江令那军校痛饮一醉,教他树下缢死,却斩头来号令……
——原文引用这段文字,才能见得这小小军卒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与那些所谓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比,这小卒的英雄气概只强不弱!
3.林冲风瘫半载而亡
就在鲁智深圆寂后不久,宋江正准备带领兵将回东京受封赏,林冲却“染患风病瘫了”。大军临行,“林冲风瘫,又不能痊,就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视,后半载而亡”。
堂堂的豹子头林冲,原八十万禁军教头,不想其一生之磨难太多太多:妻子被欺,恶了高俅,忍气吞声,依然难逃陷阱;发配沧州,几番险遭毒手;雪夜上梁山,不见容于王伦;火并王伦,尊晁盖为主,却得悉妻子已亡;有大功于梁山,眼见仇人高俅被擒又被放,无可奈何;沙场征战,历经生死,功成名就就在眼前,却身染恶疾,痛苦半载而亡……
命运,对林冲是很不公的。论武艺,论功劳,论名气,林冲都是一等一的,但其一生,多隐忍少豪情,多磨难少快乐……直至死亡,也要先饱受半载病痛。
说命运对林冲不公,不如说是《水浒》作者对林冲不公。不过,作者对林冲作出“不公”安排,也不是随意的,因为整部《水浒》宣扬的是豪情义气,而林冲的隐忍自私,是作者所不能接受的。
4.张顺命丧西湖水中
梁山上,几大水军头领如阮小七、李俊、张顺,都是我喜爱的人物。也许正因此,张顺的死,让我难以接受。
梁山兵将征讨方腊打杭州时,张顺欲从西湖里“没水过去,从水门中暗入城去,放火为号”。不想,他从涌金门爬到半城,却被敌军发现了,“张顺从半城上跳下水池里去,待要趁水没时,城上踏弩、硬弓、苦竹箭、鹅卵石,一齐都射打下来。可怜张顺英雄,就涌金门外水池中身死。”真是“曾闻善战死兵戎,善溺终然丧水中”。
张顺死后,宋江见报,哭得昏倒,道:“我丧了父母,也不如此伤悼,不由我连心透骨苦痛!”此后,宋江到湖边为张顺吊孝,“亲自把酒浇奠,仰天望东而哭”。
说起张顺,我总想起,在江州时,李逵在陆上把他打了一顿,他则在水中把李逵揍了一通,随后,二人不打不相识,携手一笑成兄弟;
说起张顺,我总想到,为给宋江辽病,他自告奋勇远赴健康府找神医安道全。一路上“冒着风雪,舍命而行”,过长江时,他险些死在水盗手中;
说起张顺,我还想到,他带人凿漏海鳅船,“一手揪住高太尉巾帻,一手提住腰间束带,喝一声下去,把高太尉扑通地丢下水里去”的痛快。
似乎,作者也舍不得这样爽气的张顺就这样死在本是自己称霸的水中,便安排他魂灵再现,擒拿方天定……
5.李逵死于宋江毒手
李逵一生杀伐过滥,堪称梁山第一刽子手。但他的死,同样让人觉得憋屈。
宋江为奸臣所害,饮了带毒御酒。临死前,他心忧李逵造反,坏了梁山泊“一世清名忠义”,便以毒酒骗李逵饮了。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回到润州,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
刚才说了,李逵手上鲜血最多,他是死有余辜。但如果李逵是战死、淹死、病死,甚或是万箭穿身而死,我都好接受,唯独死于宋江下毒,着实难以接受。
因为,没有第二个人能像李逵一样,敬着、顺着、爱着“宋江哥哥”。
“哥哥杀我也不怨,剐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这话,是李逵一生的信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也正因此,他死于宋江之手,令人唏嘘。
6.郝思文被碎剐而亡
征讨方腊过程中,不少梁山好汉死得很惨,被乱箭射死的,被乱枪戳死的,被斩为两段的,被闸板砸死的……郝思文则是惟一被碎剐。
在攻打杭州时,郝思文被活捉入城,宋江差人去打听消息。次日,只见小军来报道:“杭州北关门城上,把竹竿挑起郝思文头来示众。”方知道被方天定碎剐了,宋江见报,好生伤感。
有人说,郝思文一直是梁山中不起眼的小角色,但他的死给人震撼,他以死捍卫了英雄尊严:被碎剐而不变节不屈服,梁山上又有几人能做到?!
简单做个盘点,可梳理出梁山好汉中因吃拷打而屈招者人数众多:生辰纲事发,白胜被拷打招供;被张都监栽赃擒获,武松吃打屈招;题反诗被擒打,宋江招供;解珍、解宝猎虎反被告恶状,吃打不过屈招;从梁山回乡被擒拿,卢俊义被打屈招;柴进被高廉拿拷打,屈招使令李逵打死殷天锡;即便是李逵,也曾被拷打不过,招自己是“妖人李二”……
与他们一比,可见平日不显山露水的郝思文却是硬汉一条:宁愿被碎剐而死也不屈服。
7.四岁小衙内被砍杀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成年人有“因果”的死,虽不愿看到,却也无可奈何,但被李逵一斧头砍头的那个四岁小衙内的死却令人发指。
这事大家都熟悉,宋江或吴用或两人共谋,指派李逵杀小衙内,以断了朱仝后路,逼他上梁山。
书中对这一惨绝人寰的暴行是这样写的——李逵道:“被我拿些麻药,抹在口里,直撺出城来,如今睡在林子里,你自请去看。”朱仝乘着月色明朗,径抢入林子里寻时,只见小衙内倒在地上。朱仝便把手去扶时,只见头劈做两半个,已死在那里。
不需多说,只此一例,足见所谓梁山好汉实为一群刽子手!
(作者:飞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