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以来,世界文明的冲突几乎由意识形态的冲突转化为文化差异的冲突。但当一个人处于一个与自己国家不同的文明环境中时,就会被这个文明的文化同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异族侵略中原土地,也因此中原的土地上出现了很多志士勇于抗击蛮族保卫家乡,也许在今天只是一个民族英雄,而不是爱国英雄罢。很多异族势力在中原的周边壮大起来,有的拥有了自己的文字、语言乃至货币。但当诸如蒙古人、鞑靼人侵入到中原时,它们就自然的被中华文化同化了。同化对于一个独立的文明来说,算是很可怕的。自己的文字,语言等都无法在一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地方流通开来,不然将会是一个持续千年的理想,永远无法实现。因此,异族只能学习本族的文字,语言与习俗。渐渐地,君主人民不再使用本国独有的东西时,也就实现了一个文化的同化。
英国是欧洲文明的一个分支。它很早就有了殖民意识。至于它为何在殖民的同时,几乎没有被另一个民族所同化,这也许是源于英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作为资本主义、工业、科学、海军等发展最早的国家,早已经将殖民的爪牙伸向世界,企图将自己的文化传向世界,而世界的土地据为己有,这种经商战略思想深入英国人的心里。
下面,我将阐述几个对于文明、文化的统一与分裂的可能原因。
思想层面的影响
中国的儒教,对于亚洲部分诸如菲律宾、越南等国家有着重要影响。越南作为中国的邻国,在封建时代被称为交趾,儒教在很早的时候即被传入交趾境内。虽然儒教在不同文化中有略微不同的分化,但这也算是一种文化同化的体现。然而作为儒教的发祥文明,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开始包容了更多不同信仰的人,但在中国佛教仍是主流。
西方的基督教,在后世也同样被分化为东正教等的信仰,也在大航海时期被传播到更远的北美与拉美大陆上。这也一定程度上成为全球政治制度都是资本主义的原因之一。
随着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全面崩溃,文明对于均势局面的渴望到达了空前的局面。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几乎称霸世界,再到今天亚洲诸文明对于美国普遍呈反对态度,以及以中国文明为东亚中心的思想被普遍接受,都是在逐渐形成东西方的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并有望实现均势。到了那个时期,文明的冲突将不会体现在今天的文明差异上面,而可能会体现在货币方面。
相对于秦国,汉朝对于社会的思想禁锢显得十分严重。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施行,中央以法治国,而教育却是以儒教为中心,教导人们以和为贵,因此根本上避免了内部战争的发生,从而创下了407年的国家基业。
同化者影响力的强度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取得全面胜利以后,世界的中心早已不在于日不落帝国的手上,逐渐转移到与其同为西方根系文明分支美国的手上。而这也足以证明,日耳曼民族有着深厚的足以让世界与其同化的文化影响力。
然而,显而易见的是,中国文明全盛时期即唐朝的兴盛远远早于欧洲文明,甚至早在明朝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华文明的四大发明也对欧洲文明将来的工业、航海业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铺垫。那么,为什么中华文明没有使世界与之同化呢?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庸之道早已预示了这一点,也更因今日的共产党中国热爱和平的路线而使其具有无比强大的亲和力。随着十九世纪列强不断的瓜分中华民族的土地,中国人民的护国意识不断增强,也因此在解放后中国的军事能力越来越强,但这种强力并不会武装中国人民的心,因为作为一个普世文明,中国永远以世界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并不会因与某个文明有着狭隘的冲突而不去惠及世界。到这里,也引出了下一个话题,及文明的一体化。
一定程度上,同化与一体化可以成为一组近义词。但文化的同化,多是文化认同,即异文化在某些方面达成协议,而文明的一体化,则是以国家认同为主。
上世纪末期的亚洲同盟普遍倾向于欧美文明,在军事方面与其达成普遍共识,如允许补给舰停靠于他们的港口等,这就相当于是移动的海港,从而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海防安全。随着时代的推进,中国逐渐与巴基斯坦以及伊朗达成协议,即向其出售军事武器,从而直接让中国有了源源不断的石油供给。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日本似乎并不再依赖于美国的经济,从此而走向了自主现代化的道路。这是对于一些五六十年代缓慢发展中的国家最好的选择,即选择西方化,引进西方文明的科技,从而直接达到现代化的目的。
日本也因此逐渐放弃了西方化,也利用了已有的西方技术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作为中华文明的分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都只是隐秘地参拜靖国神社,甚至在他的政治生涯里的一个梦想——修建靖国神社都没能实现,这也间接体现了中日达成了国家认同,也足可证明中国文明对其周边若干文明分支的重要影响。
冷战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时期,从美苏的军备竞赛,再到1991年苏联解体,共产主义的全盘崩溃,时间总过得很快。文明也如此,经过近千年积淀,逐渐产生分支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文明的一体性,也促使世界分为若干阵营,或同盟,或竞争敌对。这种形态可能会持续到货币被废除的那一天。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指出,冷战后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世界文化格局。或许,这种格局就是以文明的一体性来划分的罢。
如今,物质观念早已渗透于人心,以至于每个国家领袖都是为自身的利益而服务。这也许,会成为一种新的,文明冲突的方式。
单一文明内部冲突
随着文化的同化,单一文明内部会中和己方文化与外来文化,但最终变成以己方文化为主导、外来文化为辅的新文化。同化过程中,必定伴随着冲突。在明朝永乐时期,明成祖朱棣北征多达七次,但末次兵败,并折戟于关外。虽然汉、燕二王清君侧并未对于国力造成实质性影响,但皇室也因此陷入互相猜忌中,东西两厂便是有利指证。在后来的明宣宗,征瓦剌,致使其元气大伤,击毙马哈木,但仍有部分残余包括也先逃遁。在后来的明英宗的指挥下,变道土木堡,造成了明军五十万大军折戟沉沙,明朝再无翻身的机会。后面只剩下于谦为明朝续命二百年。此后,再无华夏。说起来,游牧民族所留存的文化少之又少,给大多数人留下了野蛮的第一印象。但,事不至此。即使游牧民族仍为游牧民族,但他们的习俗、作风,早已为中原关内人所深深影响。他们的好战之气,其实早已没有了秦汉时期匈奴人的彪悍凶猛,也失去了隋唐时期突厥的骁勇善战,但尚武之风仍然存在,这与之后不善兵法私自改道的明英宗的莽撞作出了鲜明的对比,致使自身受到巨大伤害。元军入关后,虽然人分了三六九等,但风俗也早已与汉人无异,在纵酒享乐歌舞升平中,失去了尚武意识。冲突中包含同化。中国得以留存千年至今,并非因为它的武力强大,毕竟古有高仙芝兵败亚历山大,而是因为它的文化影响能力远超出当今世界其他的国家,而导致在于其他文明的冲突中,将自身的文化传了出去,使其他文明发生本质性变化。
这些同化往往不会出现在政治层面,通过政治强权执行,服从只是暂时的。当一些隐藏的问题爆发出来之后,服从便会变成极端反抗甚至在某些方面一蹶不振,比如经济大萧条。
文明内部的冲突最明显还是来自于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由于分封制,中原在春秋时期分割成数十个小国。三家分晋后,中国进入了战国时代,仅剩的七国六国苟延残喘。在文明内部,只允许有一种主导文化存在。秦国,以经济最优,武力最强,将自身的货币传至其他六国,使其成为他国非官方的货币,囤积了为后来的统一天下所使用的大量资本。在秦东出的过程中,其他国家如赵国也在李牧的指挥下大败北方匈奴,将异种文明拒之门外,保卫了中原文化不受外敌侵袭。当然,这属于自卫,并不属于内部冲突,但这也表明中国人对于内患与外侮的选择总是一致的。
其实,到了魏晋南北朝之后,长城外的部族已不算是与中原王朝相异的文明,他们拥有着相类似的文化,这是因为中原在不间断地影响着各个部族,即汉化。原因很明显,关外落后,无论经济还是文化,有的只是刀枪棍棒。因此,要想促进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必须选取为人们所认可的货币与文字。在中原人口数量压制之下,汉文与中原所采用的各种货币无疑是唯一选择。
似乎每个国家的覆亡都与关外游牧民族有关,或直接灭国,或间接弱国。但是,大部分还是因为统治者自身采取了不合时宜的统治方法,或残酷,或统而不治。此处,即体现了皇帝制即一言堂的弊端,即错误得不到纠正,而正确却少之又少,有时又矫枉过正,而民主制的优势也同时体现,即与皇帝制相反。这涉及到很多制度的利弊。
世界制度的利弊
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也许适合古代,毕竟能够在历史舞台上留存了1961年,存在即合理。它的优势在于军权可以集于一身,因此降低了内乱的可能性。但弊端是,大部分统治者通过这个制度只为自己的或皇室利益着想,常常因此而民不聊生,并且存在着很多带有主观色彩的法律与酷刑,甚至统治者自身对于下属的处罚并不受限制,这就影响了法律的公正性。
从1949年后,社会主义中国同样采取了中央集权,不过不是封建的,它是现代带有民主色彩的。除了军权集于中央一身,但主席并没有宣战权,更没有核按钮。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优势在于民主代表有共同的权利,主席只有四项权力,统治者所说的话也会成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但有时因此也会被批判为洗脑。弊端在于,本质还是资本主义,只是套着充满幻想的社会主义的空壳,但同时还被资本主义世界所排斥,导致其与其他文明的合作不利,尤其是欧洲与美洲。
在西方世界,除了极少数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乌克兰,其他国家均采用了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中国大力扶贫之下,资本主义的弊端明显,即两极分化严重,低产阶级的人数甚至远多于中高产阶级的人数,这会导致社会稳定性低下。另外,过度自由的环境有时也会使经济失控,如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资本促进阶级分层。尤其是对于美国而言,低产阶级普遍是黑色人种,这也促使了种族歧视的发生。另外,美国是联邦政府,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法律,虽然国家存在宪法,但当国民前往另外一个州,他可能会因不熟悉当地法律而做一些被自己原本所在州允许的事情而被逮捕。因此,导致了国家内部的相对分裂。对于普遍资本主义的优势,就是各取所需。在同一制度加持下,很少有冲突的情况出现。当然,不能将中东与制度问题相提并论,这涉及到了宗教信仰。
宗教对于文明分立的影响
从中世纪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就开始了邪恶的异教徒审判。宗教对于文明甚至国家的思想控制无比可怕。即使耶路撒冷诞生了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但两个教却走上了兄弟两个互相背叛的道路。在科学出现后,宗教其实不再那么有影响力,毕竟,教皇被文艺复兴推翻,也就不会有代表上天的统治者拥有最高统帅权。虽然在中东战场,美军的根本目标是夺取石油资源,但也体现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相对分立。即使所供奉的上帝相似,但人们的心里存在着不可填充的隔阂。在封建中国,虽然统治者也对于佛教痴迷,但从未排斥外来使者所带来的与佛祖不同的耶稣。虽然有玄奘西去取经,但人们对于宗教的概念仍然淡漠。面对宋代的艺术大爆炸,画家们并没有着眼于虚幻飘渺的神,而是清秀美丽的山水。
到了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人们早已对于佛教淡忘。可能真正的信教徒已经隐匿山林,如今寺庙里的和尚都是拿着烟火人间大学本科硕士甚至博士文凭的手拿月薪的假和尚。人们也只会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或者到了某一个传统特定的日子的时候才会进入寺庙烧一次香,细细想来,一年也就三四次吧。正如“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中国人的灵活之处在于他们不会将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变为日常,否则即是浪费时间。
文明的分立与宗教信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今有着东方世界与西方世界,而这是以制度划分,东方世界可能只剩下社会主义中国。但是,也许还有另一个世界的划分方式,如,以泰国与印度为首的印度教-佛教世界,但中国平原地区属于无主教地区,西藏是属于佛教世界,以俄罗斯为首的东正教世界,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世界,以及西方世界的基督教世界。至于非洲,就存在了信仰交错的局面,而这等局面的形成与西方的殖民统治离不开干系。
令人惊奇的是,每个宗教供奉的天神不同,但所诞生的故事却极其相似,这对于神学增加了一份神秘色彩,至于人类的由来逐渐待以商榷。在现代世界,随着物质文明对于人类的影响逐渐根深蒂固,对于宗教的冲突逐渐减弱,但称为“圣战”的战争被相信依旧存在,以战争借口的方式存活,即使少之又少的国家曾经以此为借口……
在社会主义中国,人们普遍信奉无主教,因此在中国大陆所发生的“灵异事件”少之又少。而对于香港,由于长期殖民统治,基督教占据了香港人的头脑。即使几年来一些来自香港的不和谐的声音传出,但是爱国人士还是占据多数。这直接体现了中国的汉化能力之强。
综上所述,由于世界以多极化趋势发展,文明之间的冲突将以思想文化的方式存在,因此,对于热兵器的追求也会在未来几年达到巅峰。随着地球自然资源逐步被完全发掘,人类总有一天会意识到严重的问题,到那时,文明的冲突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