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师曾说“学语文就是学文化”,我想说,学语文就是学有根的传统文化!是啊!现在的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总觉得我们是在教语文知识,在考试的时候能让每一个孩子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但老师更是传承者,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承者。这是近日我在社区给孩子们做公益讲课——以汉字故事的形式让许慎文化进社区的最大感受。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在今天的语文课 堂上,我拿什么奉献给我的学生?学生接触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我能否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有时,也有人会指责,小学老师不就教学生生字词,不需更深研究,非也!上了几节有故事的汉字,我和学生都被神奇的汉字折服的同时,深感自己字理知识的贫乏。原来“文”和“字”是不同的概念,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字”还有生育的意思,字是从“文”里生出来的;再看“夫”字甲骨文是一个象形字,在“大”(成人)的头部加一横代表发簪。造字本义:名词,系束头发、并用发簪固定头发的成年男子。古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可剪除,因此年纪越大头发越长;也因此发簪成为成年男子所必需。古人以束发、加冠为男子的成年仪式:男子15至16岁束发,标志着告别童少时期,成为合法公民,国家可以征用;男子20岁加冠,表示成年,可以婚配。字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这样解释的: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凡夫之属皆从夫。从我们古代祖先造“夫”这个字中,可以看出,当一个男子长到可以称为“夫”时,他应该对家庭和社会拥有一种责任和担当了!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看“天”字出头就是“夫”,我们的祖先仿佛还告诉我们:当你成为“夫”的时候,就是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不怕困难,要拥有人定胜天的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通过探究汉字的前世今生,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到了汉字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符号,更像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故事,感受着文字的无穷魅力。真是与汉字共舞,其乐无穷!
很骄傲,也很自豪,因为许慎,因为许慎的《说文解字》,漯河被评为“中华汉字文化名城”。我生于斯,长于斯,又工作于斯。作为字圣故里的一名语文教师,我更感到一种沉重的使命感,我们不但要把汉字文化的根留住,还要对“根”倍加守护,应当自觉承担起“把母语的根”留住的神圣职责,使其根更深,枝更繁,叶更茂。
我告诫自己语文课堂要上有根的语文课,这是许慎文化进社区以后我的最大感受,也是尝试了《说文解字》进课堂以后的最大收获。汉字故事展示空间只是一间普通的教室,但师生对汉字文化的爱却如初恋般的情怀。我这样想的话,或许在以后的课堂上我的方式和方法上会有所改变!
作为“字圣”故里的语文教师,如何把汉字中的内涵和中华文化意蕴告诉我们的后人,是我们的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理当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说文解字,以文化人,愿许慎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开出汉字之花,字育出文化自信的果实,为我们漯河汉字文化名城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愿源远流长的中华汉字文化之树常绿!
作 者:侯淑珍
单 位:郾城区实验小学
手 机:13839511579
上有根的语文课 上有根的语文课 上有根的语文课 上有根的语文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