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忧郁是境界
得礼不饶人,是一种病态,请远离

得礼不饶人,是一种病态,请远离

作者: 见素陈招文 | 来源:发表于2019-10-12 02:23 被阅读0次

喜欢指责别人,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家庭治疗师萨提亚将人的不良沟通方式分为四种: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和打岔型。

萨提亚认为,沟通可以由三类要素构成,一个是自我的感受,一个是对方的感受,一个是所处的沟通环境。讨好型的人会压抑忽略自身的感受,迎合他人的感受和沟通环境,他们的姿态是非常低的。与此相反的是,指责型的人会忽略对方感受,只一味重视自己的感受,他们会表现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显得自己十分正确和权威。超理智型的人过于理性,既不重视自身也不重视他人的感受,只考虑环境,跟他们沟通很有距离感。而打岔型的人则是完全脱线,三类要素统统忽视。问题的原因,我们这里只讨论指责型的人。

可以说,一个人喜欢指责别人,是因为他/她太过重视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别人的感受,不能做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指责型的人把自己的正确性和权威性看得过重,而不去在意人际的和睦及他人的感受,因此常常希望自己取得“完胜”,而得理不饶人。

而更深入的分析,我们常常会发现,指责型的人具有潜在的逃避承担责任的心理特点,他们把问题和错误全都归结在他人身上,眼睛都盯在别人身上,而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问题和责任都是别人的。比如他们会说,就是因为你才会如何如何,你为什么如何如何,仿佛一切与他们自己的问题毫不相干。很多指责型的人会回避承担责任,是因为他们的内心过于脆弱,如果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他们可能会崩溃掉,陷入更深的抑郁和自责之中。因此,指责别人是他们一种重要的防御方式,来抵御潜在的内疚、自责和抑郁。

实际上,指责的人把过多的心理能量都放在别人身上,仿佛猛烈地攻击了对方,指出对方的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这样看起来,事情是否变好,问题是否能得到解决,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而要寄托在对方改变的身上。因此,指责往往暗藏着一种依赖对方的心理,只有对方改变了,事情才能解决,这一切都由不得自己,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对方,搞定对方。貌似趾高气昂,实际上有点外强中干,内心十分脆弱和依赖。这和指责的人不愿承担责任的特点是相一致的。而更加独立自主的人可能会想,我有指责你的那个功夫,不如自己想想办法呢。

为了让沟通更加顺畅,既有效率的解决问题,又兼顾人际关系的和睦,指责型的人需要学习降低对他人不切实际的依赖和期望,认识到承担责任并不可怕,学习为问题承担责任的同时,而不进行自我攻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感受。而不要过分纠缠于是非对错,以及自己的权威性。

相关文章

  • 得礼不饶人,是一种病态,请远离

    喜欢指责别人,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家庭治疗师萨提亚将人的不良沟通方式分为四种: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和打岔型。 ...

  • 得“理”,请饶人!

    昨天晚上我正在伏案疾书,窗外传来阵阵吵闹声,初不以为意,可噪声长久不绝,使我无法集中思绪,便打开窗户观察起来。 吵...

  • 得理饶人,是一种胸襟

    汉宣帝时期,丙吉作丞相,是出了名的善待下属。 一次,丙吉外出,车夫喝得酩酊大醉,呕吐不止,把车上的坐席都弄脏了。 ...

  • 得理要不要饶人?

    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一种美德。 美德自然是要提倡的。 这里的关键词1是“得”,2是“饶” “得”的逻辑是:我遵守规则...

  • 2021-05-05

    拖延是一种病态式的斗争。 心不唤物,物不至!

  • 日精进

    5.16……301天 糊涂是一种肚量,是眼里揉得进沙子,是以和为贵的宽容大度。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个朋友多条路。当你...

  • 凄美地09

    “愿你得所偿 去光艳地方 远离我远离了悲伤 从此无虚妄 忘却凡生 让遗憾 不生长……” 马嘉祺请张真源帮的...

  • 远离病态思维

    小A带父亲去检查身体,检查结果:父亲身体里有个肿块,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诊。面对这样的结果,小A会怎么想呢? ...

  • 👀眼睛长在别处

    当下的我们时常眼不对口、口不对心,这是一种病态。得治。

  • 得理饶人

    昨天晚上写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在这里就没有被 保存下来,还好及时做了准备工作,虽然再写一遍也无所谓,但是总是有时候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得礼不饶人,是一种病态,请远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yf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