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发生的细小碎片构成了习惯,习惯所形成的差异令人惊叹。
所有的巨大成就都是由时间来放大的,做对你应该做的事,由时间来放大。
01
坚持习惯培养时,要聚焦可操作的行为。
比如你说要培养待人友善的习惯,应该说具体一点的行为:如培养赞美他人的习惯,夸奖了别人就给自己加分,每天统计得分并记录。
高效工作,变成谈把手机扣着放。
锻炼身体,变成谈做仰卧起坐。
读书学习,变成谈记录和总结实践。
多陪家人,变成谈每日陪伴孩子读绘本15分钟……
任何习惯都必须把它定义为可操作行为,这样才能开始,才能观察,才能打卡,才能坚持。
02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习惯。
习惯培养的过程是在有机的变化,需要你不断的自我调整。聪明的坚持者在探索尝试期,努力地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比如你想锻炼,于是去跑步,发现外出跑步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气好、外出场地适合、时间合适)。
在坚持了几次之后,你发现跑步并不适合你。你就尝试了在家跳操,不受天气场地时间限制,于是更容易坚持。
03
你没办法不做什么,用新行为代替旧行为。
正所谓别想粉色的大象,你脑中肯定是在一直出现那只粉色的大象。
比如说当我想看手机的时候,改为去看书,闭眼深呼吸十下,用新行为去取代旧行为。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与孩子沟通,我们习惯跟孩子说,你“不要做什么”,但是孩子接受的信号就是“要”。
你说:“你不要跑”,孩子听到“跑”。
把“不要跑”改为说而是说“走慢一点”,告诉他具体你该做什么,就是强调用新行为去取代旧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