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在企业没有划拨到中国石油集团之前,当地政府部门对石油公司的改革也有许多设想:一是股份制,由全体职工出资购买产权,二是直接″贱卖″给私人。在那时候,中国所谓″主流经济学家″倾向于后者,并为之摇旗呐喊。认为国企产权不明晰,导致国企亏损,效率低下。
虽然,我在的石油公司正在走下坡路,但是底子依然十分雄厚。在老领导的带领下,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与积累,从我刚来时只有一座加油站发展到四,五座加油站。油库经过技改与扩容,已经具备储备万吨油品的能力,还有位于长江边年吞吐数十万吨的良港,企业当时在市场出巨资购买了几块地皮,准备为年轻职工建集资房……这些资产市值价值几千万。而且业务垄断当地成品油市场,并且幅射周边地区,如此雄厚的家底,要改制变成私营的,怎不引起某些人的觊觎呢?
这天大的好事情会落在那个人的头上呢?对此,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这个人必须要是本企业的管理层的人,熟悉业务,熟悉经营管理,必须有魄力,能够镇得住职工。二这个人必须要有雄厚的背景,″上可通天″,与政府实权部门的领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新领导从中层干部直接"火线提拨"升为经理,原来是有很深的考虑和背景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