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马云的推动下,“新零售”成为2017最具联想空间的关键词,也逐渐成为链接线上与实体业态融合的最佳翘板,先来看段视频:
这段视频,向我们解读了新零售的趋势与技术应用:线上会员、线下体验、顾客大数据画像、购物路径、物联网技术、移动支付、库存可视化、及时的补货策略... ...;专家预言:未来的零售实体不可能会消失,更多是将实体零售+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融合,这将是传统实体进化的必然方向。
当然,这段视频是基于马云的电商维度所拍摄的,所涉及到的资本、技术和资源的融合对于很多线下实体而言,尤其是手机零售业而言貌似有点可望不可及;大叔觉得,还是聊点接地气的——手机店的“新零售”。
同质化,难以摆脱的死循环
对于经营手机店,无论月销3000+以上的连锁,还是几十上百台的夫妻小店而言,面对满大街的蓝绿色,貌似都陷入了一种“死循环”:好卖的品牌都有货,赚不到钱,赚钱的品牌不好卖!仔细想想,不禁脊背发凉,除了OPPO、VIVO和华为,你还能卖啥?
是的!上游产业链的加速洗牌,带来的蝴蝶效应已经蔓延到零售端口,品牌集中度越高,赚钱越困难!单纯靠手机赚钱,已经成了所有手机零售店的瓶颈,随着房租及人员成本的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零售店不得不“开源节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
.压制OV份额(避免被管道化),提升高毛利品牌占比
.手机外延增值,分期和保险类快速崛起
.周边配件尝试从“送”到“卖”
.科技类智能硬件尝试性布局
而这些,仿佛操作起来,貌似没有那么容易。
小米之家,科技界的无印良品
对于小米之家的火爆,很多手机店主都觉得不可思议:自己的小米手机卖不出去,鼓起勇气上柜的智能周边硬件躺在货架上,Why?
而被雷军定性为“科技届的无印良品”的小米之家,去年却一鼓作气开了51家,而且开一家火一家,更令人吃惊的是坪效竞达到店均坪效25万(坪效=销售额/平米/年),而传统手机店仅1.5万,是传统手机店的20倍!
“做线下渠道,做出了连自己的不相信的奇迹。”雷军这样表示。他还透露,未来小米之家的单店销售额要达到一亿元,费用率从现在的8%降到6.5%。
为什么米家能做到如此业绩,它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大叔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剖析一下。
1、庞大的用户基数,其实就是一个人
将近8000万的米粉,成了支撑小米之家客流的最大来源,而这些Mi boy不同于华为、oppo和vivo消费群体;他们钟情于小米的发烧文化,消费力不高,但却极具张扬的性格,懂手机、爱科技,尤其对狂砸广告的品牌抱着“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极度敏感。
貌似几千万米粉,其实都是被打上“米粉”的一个人而已:他们或刚出校门,因经济拮据,选择小米性价比手机;赚了点钱买房,而选择小米路由、小米插排、小米电视;因空气雾霾,而添置小米空气净化器... ...。
而这些米粉,都被小米以“俱乐部”形式笼络到小米论坛、微博、QQ等社交网络和线下沙龙上。想一想,手机零售店,你的用户是谁,他们在哪里?
2.产品的性价比,不仅仅俘获了8090后
一直以为小米只属于年轻屌丝的专利的我,捕捉到这一场景。在和老人聊天的过程中才知道,这部手机是他孙子推荐他用的,两个字——实惠!环顾了一下四周,所有的商品还真是,性价比,这可能是雷军想为小米打的标签而已。
3.去手机化,周边智能品类的延展
手机在小米之家的销售占比不断被压缩(仅有40%),而官方的导向一直在科技生活周边产品,在这里已经不是简单的手机店,而是一间品类齐全的科技超市,你像超市一样垮起购物篮选购心仪的玩意儿。这,就是雷军想做的“科技届的无印良品”!
手机店新零售,做本地化的“小米之家”
通过几个月的扁担客#实体店2.0项目#的运营,再加上受“小米之家”成功模式的启发,我突然觉得什么是手机店的“新零售”,小米之家不就是吗?
于是,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和项目论证,扁担客决定立项启动“手机店新零售”业务模块,将从“定位、视觉、技术和营销”四个模块,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