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钟意絮絮叨叨的话痨电影。“爱在”系列三部曲意犹未尽,又看了《纽约的一个雨天》。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伍迪·艾伦。影片讲述了一对相约去曼哈顿过周末的年轻恋人,在突如其来的雨天里,各行其是、渐行渐远、最终分道扬镳的故事。
豆瓣的评论区特别有意思,喜欢的夸上云端,说是老爷子近年的浪漫之最,不喜欢的说油腻生硬,依旧是陈年配方。
其实换任何一部电影都一样,即使坐在同一家影院,观看同一部电影,两个人的感受也会不尽相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我们虽然生存在同一个世界,但如果处在不同频道上,所见,所闻,所感,也不会是一样的。
所谓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一个喜欢阳光,一个喜欢阴雨,这俩人哪还能在一起愉快地玩耍呢?况且这座城市有它自己的安排。
艾什莉是银行家的女儿,冰雪聪明的选美冠军,事业心强的校报记者,这次来曼哈顿的目的就是采访著名导演罗兰。刚好两人计划着要去曼哈顿过一个特别的周末,盖茨比立刻在脑海里勾画起了浪漫的蓝图,预定酒店,听酒吧的钢琴师唱歌,参观哪个博物馆,去哪个餐厅吃饭,碎碎念着自己的憧憬,而艾什莉明显还沉浸在要见到偶像的兴奋之中,紧张兮兮地纠结应该问些什么问题才显得自己不那么蠢。两人鸡同鸭讲的对话方式,就这样维持了一整部电影。
为了追踪独家新闻,原本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被无限拉长,屡次被鸽的盖茨比阴差阳错地这一天也没闲着。在街上闲逛偶遇了老同学,意外地成为好友电影习作的男主,对手演员是他前女友的小妹,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战,倒是势均力敌,一个吻戏镜头结束,天空突然下起雨来。
电话被忙碌的女友挂断,撑着伞也挡不住大雨淋湿他的衣服,在雨中,他又巧遇了那个毒舌妹子。少年顶着湿发坐在钢琴边,一边弹奏,一边慵懒地哼唱着Everything happens to me.窗外雨声绵绵,甜茶在迷濛柔和的光影中弹唱,这幅画面,怎样看都美。
与妹子一起逛了博物馆,不巧被熟人撞见,不得不去参加母亲的无聊宴会,于是盖茨比戏谑地花了五千块请一位应召女郎来演他的女伴。而正牌女友艾什莉本人,在另一边陷入灯红酒绿的艳遇里正无法自拔。
我特别能理解网友说的,艾什莉简直让人心梗。酒精和大麻刺激着她的神经,这傻丫头有点过于放飞自我了,但直到她差点被男星的女友捉奸,只裹了一件外衣冒雨跑回到盖茨比面前,对方也保持着一贯的良好教养,从钢琴旁站起身,笑笑,不说话。
据说,讽刺一切是这位导演的一贯作风,尽管没有从那个角度去看,也还是难免地感受到了嘲弄。有人说,完全不必觉得艾什莉吃了多大亏,而站在精神高点同情她,这一段经历,包括盖茨比,都不过是她日后的谈资罢了,都没那么重要。哪怕最后被无情地抛弃在马车上,她更担心的事情,却是要下雨了,师傅你走快点。
艾什莉虽然不能明白自己和盖茨比是两路人,但她的确没什么损失,替她可怜的都只是看客而已,而一个感受不到嘲讽的人,也不知是悲是喜。
“车马喧哗,孤房寂静”,艾什莉笑得一脸天真抢答到,我知道,是莎士比亚写的。
盖茨比脸上再次写满了无语。有些情绪确实要说给懂的人听。
盖茨比转身走入雨中,他选择留在纽约。
那个对的人,会在六点钟等在钟楼下,与他交换一个八分的吻。对的人是,“那个医生帅气多金又聪明”,但我在这儿,在你面前。是Before sunrise里面,和陌生的你一起在维也纳下车。
如果是对的人,一眼就够了。
为了写这篇推荐,把电影刷了好几遍。推荐理由是,镜头之下纽约的雨天很美,在雨中遇见对的人,更是多么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