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玉泉井、洋井和担担

玉泉井、洋井和担担

作者: 旧城的往事 | 来源:发表于2020-05-25 13:01 被阅读0次

           呼市,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塞外古城,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设云中郡,故址就在呼市西南。唐龙朔三年(公元 663 年)置云中都护府,治云中古城,次年改单于都护府。明隆庆六年(1572),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俺答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万历九年(1581),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明王朝赐名为“归化”。此城筑成后不久,阿勒坦汗便去世,其妻三娘子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宰。三娘子力主与明王朝和睦相处,以致蒙汉两族不用兵革达30年之久。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这位草原女杰,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康熙三十三年(1694),清王朝为彻底打败新疆境内之蒙古准噶尔部队,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对准噶尔部战争胜利后,距旧城2.5公里处又增建一驻防城即新城,并命名为“绥远城”。清朝末年,将旧城(归化城)和新城(绥远城)合并,称“归绥”,现在的呼市人依然习惯的把呼市分为旧城和新城两块。

            呼市下辖四个区,玉泉区、回民区、新城区和赛罕区。玉泉区得名于玉泉井。玉泉井在大召寺的门前,相传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路经归化城时,在大召门前歇脚。时值六月酷暑,人困马乏,口渴难耐,突然御马千里驹飞鬃长鸣,前蹄奋起,只见蹄踏处一股清泉汩汩而出,顿解三军之渴。后人们在其上覆石为井,取“御”之谐音定名“玉泉井”。井深丈余,井台北端两侧各竖石凿旗杆一根,南端原有一座木制小庙——井神庙,早年人们说“石头旗杆木头庙”即指此而言。玉泉水涝不增,旱不减,多汲不降,少汲不升,水质纯正,泡茶分外清香,能明目养神,消暑祛疾,甚至有“玉泉水可治百病”之说,井边汲水者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大召门前也因玉泉井而繁华起来,形成了著名的”明清一条街“。玉泉井水,远近闻名,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辽东、蓟洲、大同、宁夏、甘肃和固原等九边镇的泉水之首。清代山西文人王用祯用棉书题写了“九边第一泉”词,并刻成横匾悬挂于大召寺的山门之上。

            我记事的时候,玉泉井上是有一间水房的,附近的居民可以自己挑桶来接,一担一分钱,也可以找人送到家里,根据路的远近两分钱三分钱不等。曾经的旧城老百姓家中,一般会放两口水缸,一口是放普通洋井打出来的生活用水,另一口则是专门盛放玉泉井的水。我家住排房,六户人家一排,共用一口洋井,离玉泉井直线距离六、七百米,所以打出来的水特别的好喝。

          洋井;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洋井。早年间,旧城人把所有泊来的东西前面冠上一个洋字,显示这个东西不是本地的,比如:洋火,洋蜡、洋葱、洋胰子(就是香皂)等等。洋井也是外来的,一根长铁管打进地里,大约钻到十几米深的时候,水就会从井眼里冒上来,随后工人师傅会跟着按上洋井头,轻轻一压压杆,水就从井口里流出来。刚开始,水里会有沙子,几天以后,就干净了。那时候的孩子,不像现在的孩子那么金贵,很小就可以帮父母干活了,大人忙的时候,我们也要来打水,俗称“压洋井”。我总是看到有人在打水了,才拎着桶跑出去等着打,因为打第一桶水要先“叫斗子”,就是要把地下的水先汲上来。这可是个技术活,要先抬起压杆,把自己带的水灌进洋井桶里,使活塞和井桶壁不漏气,再来来回回的压动压杆,把地下水汲出来,有时候需要灌几次水才能把水汲上来,等水上来了,就可以慢慢的一上一下的压压杆,水就源源不断的从出水口流出来。要是在冬天,那就更麻烦了。北方的冬天把一切都冻的硬梆梆的,需得加入开水才能把水汲出来,而且比平时需要更多的水,我们小孩子是搞不好的,只有等着捡别人的牙惠。我站在洋井旁,个子比压水井高不了多少,双手握紧洋井的60厘米长铁柄,向上提起,然后一跃而起,整个身子趴在压杆上,用力压下去,连续几次,就没有了力气,累得气喘吁吁了,只好双手握紧压杆,弯曲膝盖,,把两只脚都放在洋井桶,将整个儿身体悬空,把吃奶的力量全都用了上去,边上的邻居们就会一边笑,一边走过来帮我。地下水清凉甘甜,天热的时候,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井口美美的解个渴。这喝水也是个技术活,先用手掌把出水口捂住,然后请人用力压一管子,这时慢慢的把手掌上沿露出个小口,把嘴凑上去就是一顿牛饮。如果喝的不好,那很可能就是一脸的水,衣服也会打湿。

          我家也有玉泉井的水牌。给我们送水的是一个看不出年龄的男人,说他四十多岁、五十多岁都感觉差不多,个子小小的,衣服很破旧,脸上手上总是一层厚厚的黑垢,好象没有见他洗干净过,扁担两头的勾子系的很短了,可是两个桶总象是要磕到地上,让人忍不住的担心。他的水桶很大,家里的大缸,三担水就可以挑满,如果只是喝茶煮饭,我们可以用上一个星期。我不记得他的名字了,或许我从来就没有听到过有人喊他的名字,那时我小,很淘气,喜欢给人乱起外号,我总是叫他担担。担担脾气好,从没有看到过他和别人生气,一天日的忙碌,看到他的时候,总是挑着两个满满的大水桶,要想让他送水,得提前一些,因为很多人排队等着,有时候要等半天到一天才能轮到。不记得什么时候,担担不送水了,换了一个年青点的,再后来,玉泉井没有水了,我们只有喝自家的洋井水了。80年代中,洋井水慢慢的变得不好喝了,又过了两年,家里通了自来水,洋井慢慢的就没有人用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玉泉井、洋井和担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hy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