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一周打卡2
今天开车送孩子去学校上学,小孩在车上又摆弄起手机。
我便说他学习上还是不够上心。孩子不服气,说他已经很用心了。
我问他:“你知道什么叫全身心投入吗?”
孩子一时无语,看着我。看上去并不服气。
我继续说:“全身心投入就是时时都想着,除了学习的时候,吃饭时会想,走路时会想,睡觉前会想,甚至做梦时也会梦到。”
孩子回怼说:“你们说的话我都有听啊,还老是说我。”
我说:“是的,父母说的你是听了,也按着做了。但是,要把话真正地听进去,并且能从思想上完全认同,这才叫把话听进去了。否则,听了和做了,也只是在表面上的。”
孩子又无语,不说话了。其实,我知道他心里还是不服气。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玩心还是比较重,真正能全身心投入的就是“玩”了。如果能把“玩”的状态入在学习上就好了。
其实,孩子们自己也迷茫,很多孩子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衣食无忧,暂时还没有想至到将来会哪些压力。因此,在学习上也不会有明确的目标。
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学习就是一个负担,学起来就非常累,自然不会喜欢。考一个好高中,考一所好大学,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
因此,必须要让孩子知道学习到底是为什么!
学习最基本目的有两个。
1. 就是为了学习生活的技能,或者说是谋生的技能。学得好便生活充裕,学不好便生活拮据。
2. 就是为了学习和提升自身的素养,比如说文学、音乐、美术等,可以欣赏生活,享受美好。
但是,中小学里学的大部分都是通识类的课程,和以后的生活还体现不出很强的关系。因此,孩子们也没有很清楚地意识到学习和自己以后的生活有多大的关系,学习目标自然就不清晰。
不管现在的教育怎么改革,中小学的学习目标就是升学,大中专的学习目标就是就业。不管怎么变,这两个阶段的目标是不会变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就业。这是须要每个家长都明白的。
对于孩子来说,还是要给他长大的时间。要多更孩子说说对以后生活的规划,要让孩明白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生活的关系。只有多经历生活,才能明白学习的目的。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然很难真正从心里明白,也就很难把话听进去,很难全身心投入去学习。一旦学习目标明确了,孩子自然也不需要家长说太多,自然而然地主动学习了。
再多说一点:孩子有了学习主动性,还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信心。让孩知道学习是个循序渐近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至江海,学习的时候要克服困难,每天都有一点进步就行。学习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必然会看到成效。说这些主要是避免孩子因为学习上看不到进展或遇到困难产生情绪。
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成长营(2)篇1076字,累计266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