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写了四篇拙文后,每天1000字左右,并且很顺利,这下我有点好高骛远了,自我膨胀,感觉每天千把个字不成问题。
昨天,我就咔壳了,刚写了100多字,怎么也编不下去了。岁月的沉淀,使我脑海里有不少的素材,但写作的过程了解的不是太透彻,四篇都是一气呵成的修改了四次才发布的,也许是几十年没有动笔写作的缘故,我有点儿沾沾自喜,没预料的这么顺利,并且有人喜欢,自信增加了百倍,但也发现忽略了许多情节。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00683/3a23d288e4e92b4c.jpeg)
文章由它的多面性,审视我的文章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剖析主题内在的诠释,更没有注重文章本身,给读者怎样的启发和创新,也没有让读者看下去的欲望,吸引人和帮助人的精髓太少,以我的思想作为引导,泛味的留下普遍性的千篇一律。虽然用心,用真感情去表达的,但对主题认知太肤浅。立意不新颖,有点常规化,组织结构也不太明确。
我感觉你没有聆听第一个读你文章的人,给出的见解和评价,你就不算达到修改文章的终结。
我发了文章的连接让我女儿阅读,当然,我实实在在的渴望评价和分析,但也希望,对文章的一种认可,这是人的内心的一种自我表现在作祟,是不应该有的,这时女儿说:“妈,你写的文章像在写作文,全是基层普遍的一些反映,没有深入的去挖掘,没有内涵。现在都愿意看一些心灵鸡汤,你写这些东西没人看”。虽然我自信心满满的,我没有被打击到,可也确实让我惆怅了好长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00683/8e9901a012ecee8f.jpeg)
无论如何,我是想不到自己这几天的所思所想,万般思虑,然后心情彭拜文思才诵。白天做事,以至于时常的走神,心照不宣。晚上失眠,做梦都在想如何构思,如何立意,满脑子的素材从哪里切入,怎么起一个让瞩目的标题,还要复合我构思的结构以及要表达的思维逻辑相吻合。
本来也定了三个主题,我在文思才涌的片刻,想到了一个《咆哮君和他的熊娘们》,另外一个是《瘫痪公公小便时,媳妇应不应该这样做》再一个就是。我要写的一个分析的专题是《90后少女心中的男朋友》。虽然这一篇是在抛砖引玉,仅仅是自己的一点看法,但我还想把它写出来。
事实证明,多输入多理解,然后,才能写出,先令我们自己满意的文章。我不能再好高无鹜。
周恩来曾经说过:“要让我自己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还有我也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多一份心力注意别人,就少一份心力来反省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00683/294219e7a192fa9a.jpeg)
写作的茫然,会伴随着我们,没有努力的去读书,就没有激情四射的语句。没有循序渐进的精进,就没有胸有成竹的过程,向往美好的征程上要认知自己的缺憾和正视自我的漏缺。
爱默生曾经说过: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愿喜欢写作的我们在文学路上走的更远!更顺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00683/b3efda2a15bd21e7.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