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名人堂抢书时间。这次我对一本书特别感兴趣,可以说看到封面的那一刻就怦然心动了。《整理学的思考》,真好,快过年了,家里乱糟糟,我急需一本书来知指导我整理收纳,把家里收拾干净。直到收到出版社寄来的书才知道自己闹了个大乌龙,书名是《思考的整理学》,而非《整理学的思考》。
奇了怪,思考看不见摸不着,怎么整理?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培根说:思考是行动的种子。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从小到大,一直有人在我们的耳边灌输思考的重要性,却没人教导我们如何整理思考,将思考的成果放到最大化。
会思考的人会变得更优秀,懂得整理思考的人才能在众多优秀之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高手。最近我每周都会在一个两百多人的群里做分享,鞭策自己走上高手进阶之路。
想要完成一小时的线上分享,我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方说:看书、确认主题、找资料 、写逐字稿 、最后才是内容的呈现。
其实在这些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需要思考。看书的时候需要思考哪些内容是对自己有触动的;确认主题的时候要思考我此次的分享学习目标是什么,可以给学习者带来怎样的收获;找资料的时候要思考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补充;写逐字稿的时候要思考分享的框架是什么,可以添加哪些互动让学习者拥有更强的体验感。
就算是最后的内容呈现,也需要思考。面对在线伙伴的回复,怎样的反馈最恰当,各个部分时间搭配是否合理,可以临时添加哪些小环节刚好填满时间空缺。这些问题都需要用思考才能一一解决。
在这些过程中,我觉得最难的部分是写逐字稿。对于我而言,写逐字稿的部分就不单单是思考过程,而是思考的整理过程。你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使用收敛性思维尽可能收集更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又需要用扩散性思维呈现出自己更具能量的思考。也就是所最终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内容是来源于书本,可是也必定含有分享者自己的原创内容。
1.吸收,寻找更多的素材
《思考的整理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在我们收集知识的时候,系统性地收集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收集知识并不是想收集什么就收集什么的,也不表示收集的越多就越好。
我通常会依据自己的分享主题来确定收集内容。当然这个分享主题肯定不是我一时兴起决定的,而是根据个人的关注点、兴趣和价值观去做层层过滤和筛选。比方说我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点是写作和分享,那么我的价值观就会觉得思考整理的方法是特别有用的,所以我就会把这本书和线上分享这个主题相结合,寻找这一方面的素材内容。
从前,我看书的时候会用黑笔把自己觉得有用的知识画上下划线,看见公众号里好的文章会立即点击收藏。这样做之后,我自认为是把知识收集了,其实并没有,因为我一旦要用到这些知识想要返回去寻找时候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我甚至记不起哪本书上出现过类似的知识,收藏夹里收藏的文章越来越多,堆积如山无从查找。
书中作者和大家分享了两种收集知识的方法:卡片法和笔记法。
卡片法是指自己制作一些尺寸一致的卡片,阅读时遇到精彩的内容就可以写在卡片上,标明出处,也就是明确记录出自哪一本书的哪一页。接着要给这张卡片拟一个题目,方便日后查找。然后根据主题不同分门别类的保管卡片。
其实除此之外卡片法还有一种用处,就是一张卡片表示一个概念。当卡片越积越多,那么你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知识体系的搭建。行动派的创始人彭小六运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笔记法指的是一边阅读一边做记号。书中给到的建议是准备红、蓝、黄三种颜色的彩笔。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内容下面画蓝线,跟自己观点不一致的内容画红线,提供给自己新知识的地方画黄线。
为了避免大家把整本书都画线,呈现不出主要内容,可以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用铅笔标注,等到第二遍回顾的时候再用彩笔划线,加深这些内容的印象。
当然也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作者提供的方法,比如我就有一个习惯,会在阅读每一个章节后,自己把关键内容提炼画一幅小的思维导图。或者看到好的观点,在文字旁边画一个大的五角星,提醒自己这部分内容不容忽视。
2.放置,注入自己的想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收集到足够多的知识也就意味着我们有了许多可用的素材,不管是写作还是课程筹备都能做到胸有成竹。那么有了素材之后,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看完书后我通常会隔一段时间再写逐字稿。为什么这样呢?因为看完书后我需要一段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加入到这次的分享之中,如果让我一看完书就立即完成5、6千字的逐字稿,我肯定会觉得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就算写,可能也会照搬书中的观点,呆板复制书中的内容转述给学习者。可是在相隔的这几天,我却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思考自己想要分享的内容,思考怎样把分享的内容更有逻辑的呈现,思考怎样把分享的内容调配的更具营养。
而这些思考并不是我认认真真坐在一个地方就能够完成的,很多时候一些好的创意和点子都是在不经意的时间里迸发出来的。比方说上个星期二晚上11:00我躺在床上,突然就想到一些关于这次拆书分享的内容,我马上就拿起手机把这些零散的内容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
之后的几天我会一直把新的想法都记录在这条备忘录里,等到写逐字稿的时候拿出来,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很多想法经过几天之后又能激起一些新的想法。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么整理思考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早餐前。早晨大脑更清醒,思考效率更高。早晨的头脑更乐观,会产生一些更积极的想法,早晨的头脑也更开放,可以在诸多想法中找到自己的优点。
为什么必须是早餐前呢?因为进食以后,为了促进消化,我们脑部的血液流动会变慢,头脑会处于放空状态。而这种生理状态是不利于思考的。所以很多名人都有这种习惯,早餐前集中精力工作,早餐后作为休闲时光。
当然如果早餐前处于过于饥饿的状态,也是不利于思考的。这个时候要适当的补充一些身体能量。比如说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35年来每天凌晨四点左右起床,泡咖啡,吃点心,然后才开始写作,一直到上午十点。
电视剧里,几个主角都在绞尽脑汁想事情的解决方法,始终没有头绪,可是偏偏这时候在场的一个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他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他会马上问道:“你刚刚说什么?”对方愣住后给出了一个答案。他马上穷追不舍:“不是的,前面一句”,直到重新听到那个可以激发自己灵感的答案。而当我们独自一个人思考的时候,灵感也会偷偷降临,是否能抓住它就要全凭你的灵敏度了。
在古代,有一位叫欧阳修的文学家,他列出了在写文章的时候经常能让他心生妙笔的三个地方。叫作“三上”,马上、枕上和厕上。那结合现代人的出行方式,一般都是走路或乘车居多,那么在走路的时候和乘车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思考。如果是自己开车必须要注意力集中,避免想太深入的问题,毕竟比起思考,安全是第一位的。枕上包括晚上睡觉前和早晨睡醒后,哪个时间点更利于思考呢?答案是后者。
是的,其实我们刚刚已经讲解过早餐前更利于思考。但或许还是会有小伙伴说,你怎么乱说啊,刚刚前面你还说自己晚上11:00的时候记录下自己的灵感,现在怎么又说晚上睡觉前不利于思考呢?其实晚上睡觉前并不是不利于思考,而是不利于睡眠,躺在床上继续思考会使大脑过度兴奋活跃,难以入眠。所以说早晨睡醒后思考是更有利的。
厕上指在卫生间里,一般来说在卫生间洗澡的时候也很容易迸发灵感。因为血气顺畅特别能促进思考。不管是马上、枕上还是厕上,我们始终要处于一个忘我的状态,心里想着那件需要思考的事情。然后立即把闪现在脑海里的好点子用电子产品或是纸笔记录下来。这样才能真正抓住灵感。
灵感需要时间,这段时间就好比等待啤酒发酵。只有等素材和代表自身想法的灵感有了化学反应,才能产生酒精。
先寻找素材,吸收一切外来养分,接着注入想法,放置后记录下灵感。这就是我两天拆完一本书,完成一小时线上分享的秘诀。
(我是三级拆书家饶晶晶,我用拆书的方式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