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给爸妈打电话,他们回老家参加表叔的葬礼。
表叔,老实善良的农民,十多天前,去工地的路上,一场车祸,当场死亡。
因要处理车祸问题,久久未下葬。
一路上在想……
这十多天不知道他的家人如何熬过的。
想到小时候过年,他常去我家看望奶奶,忍不住的难过。
最近几年经历了爷爷奶奶姥爷离世,加上年岁增长,我以为面对亲人离世时,我会多一份淡然。
但当真正面对一个鲜活的生命归入尘土时,还是缺少内心渴求的那份坦然。
电话里老爸低沉的声音掺杂着一点忧伤。
我以为年过半百的他,经历过那么多劫难,能够看透生死,但话语间发现,显然还不能。
关于生命、疾病、死亡,10年前,我就开始思考如何从心理上去应对,从而得到最终的救赎。
那年,老爸48岁,确诊得了“绝症”。
那时,我仅有的医学常识,认为老爸将不久于人世。
当时一边去全国最好的医院找专家看病,一边烧香拜佛,一边拼命赚钱。
一是想治病,二是想医心,三是不留遗憾。
一次次的复查,一次次的治好复发,一次次的住院出院。
一次次的手术单上签字,一次次急诊抢救室的病危通知单。
求医的路上,信心历经无数次的坍塌重建。
对人着实是一种折磨。
最初的几年,时常觉得一把利剑在脑袋上悬而未定,时常想着如果真有告别的那天,我该用怎样的方式去面对、接受和释怀。
但10年过去了,我至今没有答案。
老爸在精心治疗下,现在依旧生龙活虎。
我用10年的时间思考,在生命即将抵达终点时,我该如何跟养我长大的爸爸说声“再见”。
这十年跑了全国一线城市最好的医院,找了很多权威的专家,历经了世间的温暖和凉薄,花费近百万,一次次在崩溃的边缘挣扎,但我依然没有学会如何和最亲近的人做最后的道别。
后来发现不管做多少心理建设,在面对至亲离世的时候,理性都很难战胜感性。
人从生下来就是有家庭的,所以注定人是情感动物,尤其是对亲情的依赖。
很庆幸老天给了我10年的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我逐渐的清晰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我们开始为父母做很多我小时候没有能力做的事情,帮他们买车、买房、改善生活、让他去最好的医院接受治疗,让他生病的日子过的开心体面而有尊严,如今,虽不能接受,但也逐渐成熟。
从小到大,父母教我们吃饭说话,老师教我们提升成绩拿高分,领导教我们如何把工作做好,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
关于衰老、衰弱和濒死,我们一无所知。
也许生命的意义和神秘之处,就在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离开,所以会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和希望。
所以过好每一天,活在当下,珍惜家人,感恩所有,努力奋斗,不负年华。
愿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此生无恙,幸福无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