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低人气的草根公众号怎么可能接到这么大IP的广告,很显然不是的。我只想说说当下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的文化输出。抛开软硬文化和审查力度这种老生常谈的东西,中国开办孔子学院,各国举办中国文化节,身穿京剧大脸谱的体恤衫,到头来好像砸的钱不少然而并没有那么多的人买账。正如下图这般:
那么孔子学院究竟是政治捆绑了文化,还是一种商业上的战略规划,这点暂且不讨论。要说的是我们大力宣传的中华文化好像没有隔壁的日本韩国那般有成效。就我认识的一个外国人还给我说过中国是不是只要男孩子,女孩子都要推下悬崖摔死。他说的意思其实是重男轻女,也不知道从哪听来的女孩子都要推下悬崖这么可怕的一个谣言。
文化传输其实一直都在进行着,例如再小的孩子也知道哆啦A梦(机器猫),而哆啦A梦也是一个电影产业中的一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动漫里我们能看到榻榻米,知道了铜锣烧。最起码的我们很小的时候看这部动漫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在日本进屋要脱鞋还有各种跪姿和坐姿。
这是在日本,至于国内的话在我们小时候吃方便面里的小卡片其实也是一种文化传输,为了要一张卡片我不知道吃了多少方便面,吃了多少防腐剂。反正只为了一张超级NB的卡。能下课之后跟同学炫耀看谁集的多。也正是那时候我才知道梁山一百单八将,才知道水浒传这本名著,那时候我才读小学一二年级而已。(事实上我并不喜欢吃那些方便面,有时候得到一张好卡片我开心的就把面饼给丢了)
小的时候看七龙珠,“学会”了里面的大招龟派气功。跟同学下课嬉闹就喜欢用这一招,同学不甘示弱报以元气弹以牙还牙,奈何元气弹技能冷却时间太长,我的龟派气功每次都会把同学隔空打个趔趄(liè qiè ),事实上我们谁都不会这些神功。多亏了七龙珠动漫让我们放弃了阿凡提骑驴,放弃了葫芦娃七技能。毕竟七龙珠的技能是那么的酷炫。
但是专家站出来说这些文化在毒害着我们这一代,必须快刀斩乱麻。于是很早就没有了卫视台每天五点半准时播出的日本动漫,变成了喜羊羊还有熊出没。其实在互联网相对开放的时代里,这些是禁止不了的。我们依然能让孩子们在网上看这些动漫。为什么我们的国产文化输出那么难,孩子不喜欢部门宣传不力。其实说到底还是没有一个优秀的文化素材作为一种输出的载体,没有载体只在各地开孔子学院画脸谱T恤,就像隔靴挠痒一样压根切不到重点。
其实中国文化传输也有过成功的例子,李小龙让世界知道了中国功夫,英文kongfu一词就是他的功劳。以至于一段时间里很多外国人都认为中国人都会功夫,还不乏爆出某某外国小伙来中国学习轻功的新闻。然而相比孔子学院开办中国文化节,毛笔字炫技,剪纸炫技,这种用政治帮助文化输出的东西,好像效果甚微。毕竟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是音乐是电影是明星。所以外国人很多知道曾经偶像组合的宋茜知道张艺兴、吴亦凡等人。
王者荣耀这游戏的火爆程度也蔓延到了熊孩子的生活里。我一个朋友是幼儿园老师,春节之后开学,一群孩子嚷嚷着要她玩王者荣耀。
我家在小学的旁边,他们放学时候讨论的不再是昨晚七龙珠动漫的剧情,不再用龟派气功打闹。而是念念有词的哼着“今朝有酒今朝醉”“大河之剑天上来”我不是文学专业的,这些诗句读着酣畅淋漓然而我却不知道是出自李白。姑且是我文学常识不足,然而小学生随口一句,然后摆出一副剑士的样子,这场景着实很酷。
我真不信文化传播的大旗被腾讯给扛起,它只是一个手游日活跃用户五千万左右。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手游起到的文化传输效果反而比国家投入巨资去发展的文化要好得多。至少小学生都会背了很多高中才讲的古诗词。
先不要悲观,我们曾经看过的武侠小说现在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市场。《盘龙》《吞噬星空》等一系列小说背翻译成了英文,而且还被大量的阅读,这显然是一场意外的惊喜。可见对于国外而言,中国文化还是有市场的,只是我们走出去的文化输出的路线好像不太正确而已。
其实要我说王者荣耀里应该有一个鲁迅的角色,一招横眉冷对千夫指别提多霸气了,再或者来一招“哼!你也配姓赵?”其实说到底还是希望国产文化能越走越远,找一个符合大家容易接受的方式。
< END >
这里是杰森说,感谢你的阅读
网友评论
一个批判,一个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