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脚下,有一个陈家村。陈家村里有一个陈老爷子,因为排行为三,所以村里人都习惯性的叫他陈三。
陈三这几天乐呵呵的,小小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逢人就发红鸡蛋,恨不得把他们家的喜事让周围的每一个乡邻都知道。
说起这个陈三,这故事可就长的很了。要追溯到很多年以前。
那个时候还没有包产到户。大家每天早上生产队的铃声一响,扛着锄头就出工。黄昏的铃声一响,大家扛着锄头就收工回去吃大锅饭。
俗语说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的贫穷可想而知了。
那个时候,也没有计划生育一说。每个小家庭其实都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屋檐下,通常都住着七八个人。
陈三的母亲在那几年里,一共生了十几个小孩子。因为饥饿和生病等一些原因,最后存活下来的就只有陈三姐弟三个。
陈三在当时还是一个光着脚丫子到处乱跑的小孩子。虽然是家里唯一的男丁,饱受父母的宠爱。只是这宠爱也是有限的,因为在那个年代,大家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
时光匆匆,一晃就过去了十多年。当年的那个小屁孩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在农村,七十年代,婚姻大事在关中地区还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可是陈三不愿意。死都不愿意。因为他和邻村的一个长辫子大眼睛的姑娘偷偷的好上了。
胳膊总是拗不过大腿的。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陈三在他那个家法第一的老子的安排下,娶了一个相貌颇丑的姑娘为妻。
这个手脚勤快却相貌丑陋的女人,在陈三的眼睛里,干什么都不对。整日间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蒸的馒头碱面放少了,衣服洗的不干净了。。只是随便他怎么挑刺,丑媳妇从来都忍着,不吭一声。
磕磕绊绊的过了两年,虽然陈三有十万个不喜欢,不愿意。可是,丑媳妇在这个家里守着自己的本分,洗衣做饭,田间地头,忙里忙外,一刻也不偷懒。她的这种坚定的忍耐,没有软化了陈三那颗石头一样冰凉的心,却赢得了他的父母及亲戚朋友的喜欢。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曾经的那个信誓旦旦的姑娘在无望的等待中伤了心,在她父母的撮合下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
一肚子不高兴的陈三自此以后就更加的破罐子破摔了。田地里的活不去干,家里的饭她们做熟了他就吃。整个成了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男人。
六月的太阳,照的关中地区的哪一片土地都是火辣辣的。在这样的时候,陈三的父母亲和那个丑媳妇三个人,拿着镰刀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挥汗如雨。而陈三这样的大男人,随身带着一个小收音机,手里拿着一把镰刀,时而割几下麦子,时而坐到树荫下乘凉。
有村里人看不惯笑他。他却说,机器都要加油呢,我怎么就不能歇歇?
心爱的姑娘嫁人了,丑媳妇又甩不掉。万般无奈的陈三终于死了那颗不安分的心。回归到了正常的家庭生活里。
几年以后,他的几个儿子相继的出生了。也许是因为多年的积劳成疾,也许是看到了一个个聪明可爱的孙子,终于放了心。陈三的父亲在某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平静的走了。
父亲走了。陈三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家里家外,田间地头,他一下子忙碌了起来。
十月忙,收玉米。十多亩地,一个一个的掰下来,堆在一起,装袋,装上架子车。往回拉。天气晴朗的时候还好说,有时碰上连阴雨,车轮陷进一二十公分深的泥泞土路里,他一个人在前面拉,后面是母亲和丑媳妇两个人使劲推往前推。然后再熬夜剥掉外面的叶子,第二天再上架。等它风干。
时光如水,总是匆匆。
转眼间,孩子们一个一个都长大了。这么多年来,陈三家的小日子在一家人的辛勤操持下,渐渐地,一年更比一年好。楼房也盖了,大儿子也成家了。
人常说丑妻薄地家中宝。这句话,陈三现在终于参透了。以往的那么多年里,无论他怎么好吃懒做,骨头里挑刺,这个家里,始终婆媳和睦,母贤子孝。
一路走来,父亲去世,又是母亲和他的这个他最看不上眼的媳妇陪着他,风雨兼程,不离不弃。
最开心的是,结婚没两年的大儿子,最近给他添了一个大胖孙子。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这可把个陈三给乐的,本来天生的小眼睛,直接眯成了一条缝。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容光焕发的陈三,整个人看起来仿佛都年轻了好几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