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柳暗南浦(1)

柳暗南浦(1)

作者: 苏南走了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23:28 被阅读32次

      随着几声响箭的嗖嗖风声,晋愍帝身着黄白素衣,帝冕珠帘朝左,前方两名宦官分别端着金龙玉玺和全国户籍版图,后面跟着二十四位大臣,一齐躬身而行。谈及玉玺,晋起于三国,而秦始皇所制作的传国玉玺在其中飘零,以至于终魏一朝用的都是自文皇帝自己铸造的金龙玉玺,坊间传言魏朝不过四十年就破碎支离,乃是未承袭正统玉玺,得国不正之由,而晋承魏之后,同样的命运似乎也要上演。与几十年前不同的是,这次不是风风光光的禅让大典,而是灰头土脸的城下投降。两旁远远排开了三百三十二名戎装甲士,玄黑色的甲胄上无一例外在左臂上切开一道缝隙,整齐的透出来一抹白色,右手扶立的方戟依次削去了矛头,挺立的士卒脸上大都面无表情,偶尔有几个人眼神里暗暗显露出一丝悲凉。行在队伍最后的是呈半月形一字排开的三十四名骑兵,惹人眼的是背上的羽箭剪去了箭头,侧身的刀鞘里空空荡荡。

        走到阵前,左前方宦官快走几步,摊开黄绸后跪下宣读了出城投降队伍的名单,对方使者听的不耐烦直接夺过黄绸,一脚踢开宦官,而后身后的队伍里士兵向两旁缓缓散开,推出一名端坐在行辕上的人,看样子似乎是对方来纳降的。晋帝先步上前,双膝跪拜,而后承接起玉玺,跪拜举起,再端着户籍,跪拜。后面的大臣们早先就已经跪下,一个个面无表情,似乎国家的败亡与他们毫无关系。其实早在一个月前长安城就在传言晋朝要亡,而此次兵败,正是这些大人物们一手操纵,孱弱的皇帝虽九五至尊但号令不出宫殿,身边连宦官都是各个士族安插进来的,回想当初立国之本,后来尽然成为亡国之由。

        这一天开始,晋灭国。大约半个旬月后,北方无数普通人,士族,豪门开始向南逃亡,称衣冠南渡。

        谢云是其中一员,他还有一个同伴兼朋友,叫祖寿。这二人俱是从长安城内出来的,半月前出城投降的队伍里祖寿就在其中。到此刻他们已经行至淮河不远,自从长安陷落,胡人就在北方清扫中国,所踏之处,民不聊生。他二人曾在北海携游时碰到山中高人,都习得一些身手功夫,以一敌二三十人不成问题,所以在路途里曾经几次帮助当地百姓驱逐强盗劫匪或者是小股胡兵。

        这一天晚上,他们行至山涧,眼看着没有地方歇脚了要在山中过夜,谢云抬头一看在山腰上有一点星火亮光,走进了发现是一座山神庙里,二人俱皆疲累,打算进去暂且休息。祖寿向来脚快,先行推开了门茬,见地上火迹还在,四周墙壁破颓不堪,也难怪山下就能看到这室内的火光。谢云进来后看了看地上,又看了看祖寿,都没有说话,手却都缓缓向腰间的剑鞘伸去,这时只听得轰的一声,屋顶断木掉落,一个人影从上跃下来。

相关文章

  • 柳暗南浦(1)

    随着几声响箭的嗖嗖风声,晋愍帝身着黄白素衣,帝冕珠帘朝左,前方两名宦官分别端着金龙玉玺和全国户籍版图,后面...

  • 2022-06-24=1992

    祝英台近·晚春 宋代 · 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 飘洒的诗絮(八十)

    祝英台近·晚春 宋代: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 妙词感怀015——《祝英台近.晚春》辛弃疾

    妙词欣赏: 祝英台近·晚春 宋 · 辛弃疾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

  •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有云: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

  • 《祝英合近晚春》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岸南浦。

  • 祝英台近·晚春

    《祝英台近·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 《天香//南浦归舟》贺铸体

    南浦归舟,北汀系缆,依稀柳岸江郭。斜日渔槎,断崖津渡,隐隐谷峦沟壑。雾烟淡薄。灯火暗、寒砧秋角。堪动荆人别...

  • 桃叶渡,渡得了行人,渡不了相思

    祝英台近·晚春 宋 · 辛弃疾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无人管啼...

  • 诗词一赏一析(5)| 祝英台近 - 辛弃疾

    正文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 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柳暗南浦(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ms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