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在行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改变已有习惯,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既然习惯如此重要,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去做。
1.30天实验
001 专注于1个月内连续培养一个习惯。
002 如果你忘记了或是出错了,重新设定时间,回到开始的第一天。
003 第30天时,我们的行为会被自动调节,不再需要费脑力。
30天试验的效果很惊人,可以用来改变饮食,每日运动,实施行动管理方法,处理邮件等。30天试验通过专注的力量来发挥作用。通过专注于一个月内行为的改变,你可以利用意识资源的1%去塑造无意识加工处理的99%。
2.触发物
触发物是养成一个习惯的条件很高的起点,包含两个部分:信号和仪式。
信号是一个习惯的提示和线索。如想用一个触发物来开始早起的习惯,可以把信号设定为闹钟的响声。
仪式是你做完习惯动作之后立刻需要做的事情。这些仪式只需要几十秒的时间就可以出发你习惯的剩余部分行为。如4点钟的提示一响,你就会拿起健身包钻进车里。这个动作一旦完成,你所练习的其余部分动作会跟着出现。
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练习信号和仪式来建立一个触发机制。
3.替换理论
人们培养习惯来满足情感和身体上的需求。破坏已有习惯,建立新的习惯会打破满足这些需求的平衡。没有满足这些需求是大部分长期习惯无法改变的原因之一。并不是说改变习惯很难,而是要培养新习惯来满足旧的需求需要更多技巧。
你的身体习惯了输入的模式,而且一旦产生习惯,你的身体会拒绝改变。
替换理论不是对所有的改变都必要,但针对那些剧烈的改变,我们应该将这个理论记在脑子里。
4.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在塑造习惯中有很强大的力量,但同时意味着我们要确保对一个新习惯的反馈的平衡度是积极的。以下方法能保持这个平衡:
001 一旦不遵守这个习惯就进行负面强化。如一旦拖延或睡过头都要惩罚自己。
002 遵守这个习惯就进行正面强化。对好的习惯要进行奖励。
003 坚持不好的习惯要给负面反馈。惩罚自己。
004 避免不好的习惯要给正面反馈。奖励自律。
5.一次培养一个习惯
专注一个事情一天或一周很容易,但是坚持一个月,就需要毅力。一次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要比养成五六个不牢固的习惯强的多。
6.始终如一
调节一个习惯时,要确保这个习惯每天都一模一样。如果前后不一致,这个习惯就不会很好的养成。就像在冬天很深的积雪里走相同的一条路。一致性意味着每天走一样的路。一个月后,我们就踩出一条很深的路,走起来也容易多了。前后不一致, 我们会走出很多路,但走起来却没那么容易。一旦坚持了一个月以后,我们可以让这个试验更灵活一些。
7.先投资自己
确保你的日程不会用掉你所有的额外时间。这里有一些值得考虑的投资习惯,如运动,阅读,写日记,和家人共处,学习。我听过最多的不想运动或不想做其他事的借口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但是,我却恰恰相反,当健身成为一种习惯,它必然在我的日程安排上。
8.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持到30天的最后一天。有如此高的自律能力并非易事,但当我们试着改变很难的习惯时,结果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如果这30天内我们无法度过难关,就从第一天重新开始,断断续续比完全放弃还要糟糕。
9.齿轮理论
别期望一下改善所有的习惯。如果我们慢慢提升,从一个简单的改变开始逐渐扩大,效果会更好。只有朝着一个方向运动,齿轮才会发挥作用,可以通过一个个改善自己的习惯来增加自己的生产效率。
如果一个习惯改变起来特别困难,用这种齿轮方法会更有效,通过把它分割成好几个30天的试验期,我们也会有更多的能量来改变。
10.互联网仪式
用习惯来节省时间的一个办法是培养互联网仪式。这个仪式就是我们日常处理邮件,订阅,浏览网页等其他数字信息流的程序,并且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决定查看的顺序和频率。将它形成一个仪式,可以避免接触很多伴随互联网带来的极端无效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