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是指在推荐的人才中上品中没有寒门子弟,而下品中没有门阀士族的势力。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有关,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和任用官吏的制度。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正式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的士人。郡置中正,州置“大中正”。大小“中正”又各有属员,叫“访问”。经过“中正”品评,将士人分别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称为“九品”。这种以“中正”为中心论品定级,选拔任用官吏的制度便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主要考察“品状”。所谓“品”就是祖先做过什么大官,有几代人做过官,家世如何。“状”就是品德,但往往并不受重视。中正官在通过调查和访问后,注明个人的“品状”如何,然后向当时主管官员选拔的吏部推荐。品级则完全由世家大族来确定,于是就出现了品状不一的情况。有的品德评语很好,但由于出身寒微,只能定在下品。
九品中正制为世家大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制度保证,门阀制度得以迅速发展。由于“中正”一职有向朝廷推荐官员的权力,所以地位显赫。一般都是由官居高位的著姓大族把持。他们垄断了评定人物的大权,当然不会真正按才能选官,而只会单纯以家世名望高低来决定取舍。
九品中正制虽然给了一些庶族做官的机会,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重家世,轻才德,把真正的贤才排斥在外,而纨绔子弟却高居官位。《晋论》言:崔、卢、王、谢几大士族子弟,胎毛未褪,就已身为列候,有的尚在襁褓之中,头顶已戴上了乌纱。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造成了政治上的腐败。东晋南北朝时,国家权力由王、谢、瘐、桓等几大家族轮流执掌,士族门阀制度与当时国家的任官制度完全结合在一起。
其次,望族高门的士人品第虽高,但才能品德却一般。他们担任中正官后,往往徇私舞弊,贪赃纳贿。即使是不贪赃枉法,他们品评人物也完全凭个人好恶,正直清廉之士难有作为。作为被品评的士人,由于取得上品就可以做大官,不仅本人可获得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特权,而且子孙后代的仕途也就有了保障。于是一些士族不顾道德廉耻而大肆贿赂中正官,制造假家谱,采取种种卑鄙无耻手段极力钻营奔走。这一度造成当时官场的黑暗。
九品中正制从曹魏时建立,由于政治斗争和农民起义的打击,士族门阀制度走向衰落,以此为政治基础的九品中正选任制度也受到动摇,开始走向末日。隋朝建立后,罢除了九品中正之法,开始实行科举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