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好好踽踽独行,不是因为一路有你,而是因为自己一直在很好的欣赏生活
——题记

人皆渴望自由,没有生活的琐碎,没有命运的纠葛,可以放任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惜都是一厢情愿。我们行走在尘世中,不得不背负起生活的行囊,经历着人生的风雨。
泡沫般的梦境,曾给过多少人希望与失望,如果冥冥之中,我们这一生要行走的路早已经注定。那么,就把梦攥刻成一本童话吧,编织一首歌谣,描摹清浅的诗意,沿着路途的轨迹,换一种平静洒脱的心情,挂着浅浅的微笑,大步向前走。
心中似乎有个声音在无声地呐喊,走吧!去远方,去流浪,去那梦中的水乡,看杨柳依依,浪花朵朵,信步在青石小巷,朦胧中沐浴一场烟雨。也想过是红尘中一名逍遥的旅客,只待淌过万水千山,坐看云起,等一朵花开怒放到花谢凋零,从日出守候到日落。不问一辈子有多长,花开瞬间,花落一刻。
享受一个人在路上的时光,塞着耳机,嘴里哼一首不知名的旋律,侧耳聆听脉搏的跳动没有节奏,世界的一切仿佛都无关,心如一湖静水,波澜不惊,没有束缚。在路上,我成了谁相机里的一个擦肩,谁又是我眼中的一处独特。
也曾想,在未来的某一天,于某一条清冷的街道,开一间无名的咖啡馆或是奶茶店,装潢单调却不失温馨感,不为赚取更多的利润,只是因缘聚会,真情流露。这里,是每个烦恼沮丧的人一个心灵的港湾。
写到这里,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三毛,是许多人很羡慕的女子。她亲身感受过撒哈拉沙漠的炙热和荒凉,她与西班牙水手荷西错过6年,然后一起相守七年,有过良辰美景,有过锦瑟华年。有人说她带着一种繁华落尽的沧桑,一种意兴阑珊的美丽。

关于三毛的诗,有三首是我格外喜欢的,《错误》、《暮歌》和《说给自己听》,这三首诗有许多形似的共同点,都是关于人生神往或者惆怅,她在《说给自己听》中写道“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这是她对生活的态度,更是我对生活的向往。美好的人生,不是一味的素雅平淡,不被世事干扰,而是拥有过山河平静,而又能看到希望与理想的实现。
记得在二零一二年,我一个人逛书城,安静地坐在那里看一本三毛的传记,用五个小时读完了关于三毛的一生,她走过万水千山,看尽尘世浪涛,满目苍凉。她也走得太急,没有给任何人交代,没有留下一句遗言,也来不及与光年相约白首,她就匆匆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羡慕三毛的人,也许是羡慕她的生活的真实而生动,可以与自己心爱的人去远方流浪,在荒漠地带,构建两个人的爱巢。可以在无际的沙漠中看黄昏日落,残阳如血的壮烈。夜晚有清净的天空,漫天的星光辉映着黄沙,孤独而又饱满。
三毛曾写过一首歌叫《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体会歌词的意境,很向往流浪,可以一个人走的很远,转辗陌生的风景,看到一树树的花开,一重重山水,丰富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的心灵放飞,眼界辽阔。

以前总想着流浪的好,却不知道其中的苦涩。读《撒哈拉的故事》才知道流浪中的三毛,经历着艰苦的生活,还多次历险。
荷西忙着上班,白天很少时间陪她,即使是结婚那天,荷西也没有请假,等下班之后,两个人才去登记。荷西送给她一个盒子,她原以为是花,结果是一副骆驼头骨,沙漠里没有鲜花,荷西花费好多时间才找起的骆驼头骨,看到也是满心欢喜的。
沙漠里水电稀缺,灯经常都是昏暗的,而且是经常停电。自来水也是凌稀的几滴,而且绿色的,生活用水必须去很远的地方提。白天的时候,三毛每天要去提水,一个清瘦的女子,提着重重的一桶水,走几步,歇几步,看着远方的房屋还只是一个小点,又赶紧前进。每走一步,都是意志的体现,明白生活的苦楚,但依然看到希望,也就没有抱怨。
最惊险的是一次荒山之夜的经历,喜欢探险的三毛和荷西在无际的沙漠里开车驰骋,前面现出了一片低地,颜色是深咖啡红的,那片地上还罩了一层淡灰紫色的雾气。几千万年以前此地可能是一条很宽的河。好奇的荷西下车走过去,结果陷入泥淖里,越陷越深。三毛按喇叭呼救,结果等来的一辆吉普车,下来三个沙哈拉威男人,他们不但不救荷西,反而想趁机轻薄三毛。三毛开车逃跑,吉普车紧追不舍,最后在夜色的沙堆里转弯,甩开吉普车,然后回去用千斤顶卸下轮胎作为淤泥上面的浮垫,将上衣用老虎钳撕开成四条带子,严酷的条件下竭力发挥自己的智慧,亲手救起奄奄一息的荷西。
惊心动魄的历险,三毛亲身体验,如此更能明白活着是一种幸运。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三毛还是将自己的生命戛然而止,也许是因为荷西走了,她对于人生没有了太多的牵挂。
不管怎样,三毛都是一个坚定的女子,她敢于行走万里风沙,任凭尘沙飞扬,险处丛生,她毫不退却。
很多人都在批评三毛。而我觉得三毛对生命的看法与常人不同,她相信生命有肉体和死后有灵魂两种形式。她自己理智地选择追求第二阶段的生命形式,我们应尊重她的选择,不用太悲哀。三毛选择自杀,一定有她的道理。
读三毛的人生,不该只羡慕她经历的沙漠传奇,领略过漫天的飞沙,走过明净的山水。而是要学习她的坚定,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中自立生存,可以从容面对人生惊险,可以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爱情。
(谨以此文来怀念著名现代诗作家三毛,本文所阐述的均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最后附上一首小诗:
突然觉醒,
打破甜美的梦境,
与梦想势均力敌,
而我仿若局外人,
冷眼旁观,
现实与梦想的交战,
宁愿与自由相伴,
顺着风一路狂奔,
天气阴晴不定,
一半冰凉,
一半温暖,
擦过耳的风,
时而轻柔,
时而狂乱,
长路漫漫
顺着风指引的方向前行,
不再是那个步履匆匆的行人,
此刻的我正沿途欣赏风景,
在呼啸而过的风声外,
享受这春光灿烂,
将一切看得风轻云淡!(摘自文友木笔茉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