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上线上瑜伽课。练瑜伽有静心修身的效果,却没想到冲突不期而至。
第一个冲突是在瑜伽课的早班上,焦点是视频软件。
作为线上瑜伽的第一批用户,自我感觉是辉哥提到的early adopter,也算早鸟吧。
然而课程体验上有些打折扣。课程是通过Zoom软件,而我明明挨着路由器,效果却总是不好,最常见的问题是语音正常,画面卡住,于是无法实时看到老师的示范动作。
刚开始的几节课,这个问题不太明显。因为老师教的动作是以前线下瑜伽工作坊时练习过的,只听语音我也知道怎么做。
但后来教到新的动作,光凭语音不能跟上,我仍然是需要画面来指导的。
于是我尝试各种办法,更换硬件:从iPad到手机;更换网络:从WIFI改为4G,从家里网络改成手机热点,都不能解决问题。唯一有效的是退出会议室再重新进入,能够暂时改善,但过一会儿还是出现问题。最多的一次,一小时课程中我退出重进了四次。这样很影响练习效果,打断了动作的连贯性。
当天我就把这个问题在早班群里提出,并建议组织者改善,比如是否能把视频会议的软件从Zoom换成腾讯会议,结果收到了各种各样的反馈。组织者也征求更多同学的意见。
早班一共十几位同学,其中大概有1/4到1/3反映和我一样有视频卡顿的问题。
其余同学课堂体验很顺利。其中有同学建议我改善或更换自己的硬件或者网络。
有位熟悉网络的同学分析说,因为不是所有学生都卡,所以排除是老师的硬件或网络问题,还是学生这边的网络问题。
另一位同学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说,所以不应该让组织者改软件,或者让老师做任何修改,而是反映网络问题的学生自己去改。
我看到这段话时,感觉到很噎人,有点被冒犯。于是反驳,我的硬件和家庭网络,参加六七百人的腾讯会议都不会卡,但是才十几人的Zoom会议却卡成这样。
此前我就提议过改用腾讯会议,但组织者却说使用腾讯会议测试时,除了老师不卡,所有主创人员都卡。换成Zoom后反而好了。——老师和主创谁也没换硬件或网络,仅仅是软件就能造成这么大的差别,不更说明了视频软件也是影响视频效果的重要因素吗?
何况组织者经过第一批线上瑜伽课月卡班级的小试后,扩大了招生范围,对以前没有上过线下课的学员开放。而完全没有基础的学员,直接跟着视频练习,视频的稳定性更加重要。否则严重影响课程体验。
但是小班课没几节了,在老师对手机做了垃圾清理、释放内存等处理后,我用iPad连手机热点网络,凑合上完了最后不卡的两节课。网速似乎是门玄学。组织者们依然用Zoom到底。
季卡大班开课了。果然如我预期的,有新同学也提出了换腾讯会议的建议。而且这次群里还有更熟悉视频会议软件的同学,说明Zoom和腾讯会议的流畅度差异,可能是服务器在国外和国内区别造成的,并且能够联系到腾讯会议负责人,解决卡顿问题。
几经争取,大班终于改为腾讯会议授课,并且我这里效果非常流畅,没有再卡过。
第二个冲突却又出现了。焦点在登录方式上。
我上的是早班,普通会议模式,所以没有发现问题。而在晚班课上,组织者突然尝试了特邀会议模式,必须要绑定微信才能进入会议室,有几位同学在临时改变规则后未能进入教室,其中一位就在晚班群里提出了抗议。
结果组织者客服回复:“您不方便绑微信的话可以咨询腾讯看看还有什么其他办法。现在看来换成腾讯换对了,至少方便您联系他们客服。我们今后会一直使用特邀会议,希望您能尽快顺利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实在解决不了,我们来商量后续退款问题。”
没能得到满意的解决,她把问题发到了学员大群里。看到这段客服回复,虽然不是针对我,但我也感觉到了被噎得慌的难受。尤其是那句“换对了,至少方便联系客服”,还是跟上次一样,把问题推给学员自己去解决;而且略带讽刺意味,既然按你们要求把视频会议软件换成国内本土供应商了,那你自己去找腾讯会议客服吧。
最终组织者让步了,因为在开班前并没有提前说好用特邀会议,所以本期还是用普通会议。
疫情新常态下,线上是全新的方式,会遇到各种问题。我可以理解组织方对于保护课程内容,防止录屏的想法,但还是期待更好的沟通方式。第二次冲突我没有参与,但从这两次中,我觉察和表达自己想法,比以前有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