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传统经典《四书五经》,现代的许多人望而生畏,一方面是因为先秦的文字佶屈聱牙,不容易看懂。另一方面是误认为儒道思想复杂系统,没有信心耐心搞懂弄通。当然,这几部经典之所以流传数千年,确系思想精深涵盖广泛。但再复杂的思想文章,只要融会贯通提纲挈领,便可迅速破除密码掌握精髓。正如孔子所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其他典籍也一样,看起来皇皇巨著,其实核心思想并不纷繁,学会了庖丁解牛术,一语便直抵其旨要。
《大学》一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辑章句,独自成书。朱熹又将其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亦跻身儒家经典,成为历朝历代的科考指定书。《大学》,顾名思义是“大人之学”,讲授的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之学,为政之道,所以无论帝王还是士子都要通晓善用,否则无以治国平天下。
《大学》虽号称为书,其实总共也就两千多字,分为十一章,其中“经”一章,“传”十章。最长的一章也就两百多字。“经”是其核心部分,“传”都是对“经”中重要内容的阐释,读懂了“经”,“传”看不看其实并不重要。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还有“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明德修道”。用佛系语言来说,就是“明心见性”,用时下流行的话表达,就是“不忘初心”。人的初心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修佛就是要去除妄想执着,回归当初纯洁本真的自我。儒家也是一样,强调修道以明德,最终实现自我完善。所以“三纲领”中最重要的是“明明德”。“亲民”正是要摒除一切恶俗陋习,不断推陈出新,自我扬弃。“止于至善”是要通过努力修为,最终到达完善的道德境界。
知道了终极目标是“至善”,一切都将迎刃而解。《大学》 中清晰地指出了自我修炼的道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明确了目标才能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所收获。定、静、安、虑,照着这条途径静修,心无旁骛,最后一定会成就大我,到达“至善”。
方向有了,道路清楚了,然后要把握的就是具体方法和实际应用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顺过来讲一遍再倒过去讲一遍,无非是要给大家解释清楚一种逻辑关系。就是要实现平天下这个伟大的目标,由里及表,由高到低,需从何处着手;而从此处着手,由浅入深,由小到大,最后一定能实现平天下这个伟大的目标。这个逻辑起点就是格物。格物的真正意义在于穷尽物理。天地间处处都有“理”,天有天理,地有地理,物有物理,人有人性(理),把这些“理”搞明白了,认知就达到了极点。认知明白清晰后,意念才有可能变得真诚,意念真诚则是心思端正的基础,而心思端正则是高尚品德的应有之义。自身修养到位了,品行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己都搞不定,如何经营好家族?更不用说有着千千万万个家族的国家和天下。所以《大学》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一切的一切,都是以是否修好身为前提。修身于是集中了途径、方法、实践等于一体的功用,成为能否得道成圣的决定性因素。
说白了,所谓的圣王之道圣人之学,其实也简单得很,就是明德修道,做一个品性至善的人。数千年来,国家要求的是如此,人们追求的也是如此。虽然道理很简单,真正要做起来,却永无止境。这就是为什么《大学》并不玄妙,却至关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