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月份加入知行生,除了坚持打桩之外,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的活动。偶尔来一个线上的读书会,那就去听听;偶尔来个晨窝,充实一下自己的内心。时断时续的学习,并没有减少我的焦虑,反而因为长期地跟不上而更加焦虑。
在班班的关心和鼓励下,我第一次尝试走进实践课的线上活动学习。说实在的,看大活动时间时,各种的疑惑又跑出来了,是早晨还是晚上啊?时间这么长,自己能坚持跟到最后吗?遇到了问题答不上来,是不是会很尴尬啊?内心的小我一直在不停地翻腾着,想着,总得让自己的心先平静下来,后面的学习才会有效果呢?那该怎么做了呢?我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主动去解决问题,积极询问很重要,问谁才更快更全面呢?
01.主动出击,准备就绪
感谢自己能果断地加入到知行生的这个大家庭,让我时刻感受到班班和学委对我的关心以及时刻监督我学习的那份责任心。当然,主要还是得自己意识到这个学习主动性的问题。过了三个月,我终于不再蛰伏了,要出动了。
感谢王跃,是她帮我解决了前期一些繁杂的难题,给了我一个放松愉快的心,带着期望而来。每次能想起王跃,主要还是她“盯”我的作业比较紧,而我经常“晚交”甚至“忘教”,她也不生气,继续鼓励我开始动手做,动笔写。被催作业的那时候,我会有烦躁的情绪升起,也会有不得不做的压力,更有不屑去写的想法,总沉浸在自己的“井里”。全然不知自己就是那个“自以为是”的河伯,还在一旁窥伺,抱着侥幸心理,持着怀疑的眼光。记得,那是我整个暑假中,唯一一次擦了口红,自信满满地坐在视频前等到,那样的感觉很美好,很舒适,内心又激动,更多地还是告诉自己要用心,要平静。
02.学习上,时刻保持空杯心态
《秋水》中的井蛙鉴于自身成长环境的关系,认识上也会存在局限,她眼中所谓的“世界”就是她抬头看到的那片天空。在这片“世界”下,她是快乐的,是自信的,是充满着力量的。
我就是这样的状态,总以为自己看了很多育儿的书,从事着教育事业,关注着孩子的成长,虽说不上特别厉害,也算能摸索出一些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知行生中的学习,态度上就有些浮躁和敷衍,总觉得大同小异,关键还得是靠自己去实践,去运用。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风,生怕让别人瞧见了自己的软肋。
在文琼学姐的慢慢引导下,每一次都告诉自己要投入。每位学员的发言,我都用心听着,用笔记录者,用脑子飞速地转动着,反观自己的各种念想和行为,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况,完全顾不上肚子的咕咕响声,更顾不上门外,队友的呼唤声。满脑子在不断地与旧知识建构新认知,喜欢可以看见更大、更宽广的天空。因为有了引路人的讲述,引起了好奇,挑起了兴致,自己都能深刻地感觉到脑海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拼命地跑,拼命地串。
倾听地每一时、每一刻,我都是注意力集中的,同时,也是极度放松的,没有了对自我的评判,更无须担心其他人对我的指点,只要用心的力量去接受自己能接受的,放下自己暂时接收不了的,一切都变的充实有趣。
03.低姿态是最美的样子
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个非常主观地定位,有可能来自于自己的工作,也有可能是来源于家庭的和谐,总之,人生的千姿百态都是丰富我们阅历的最好形式。当有了这样的情绪,不要企图抹掉它,更不要企图改变它,默默地接受,悄悄地努力,一点一点地改变,未来就会变成你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我会有些一些“高”的感觉,来源于我的工作,我的生活经验,我的实践结果。以至于在生活中,我几乎不太懂得如何跟孩子、更队友进行蜜汁对话,更多地则是简单生硬地钢铁对话。
开场的自我盘点,让我眼前一亮,原因是名字取的太贴切了,简直就是定制款。听着大家的分享,我心中燃起了更多地情绪情感,脑海中也有了更多地想法:我们学校家长会的时候,我是不是也可以来尝试?线上茶话会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可以用来暖身?记录与孩子的共闻中,是否可以刻意地选择一种对话来进行训练,使其如何地日程地生活中,变成肌肉记忆,让生活多几分甜美和智慧呢?
不论是什么样形式的变化,本质是不会变化:那就是信息的流通即交流。表达习惯的刻意引导就是我们语言系统的创新创造能力。能力的精进离不开日复一日地练习。高高在上说话时的样子并不好看,孩子看着累,队友看着烦,自己撑的疲惫。
突然就想到了之前看的《非暴力沟通》一种更合理的语言系统地表达,需要平等地姿态来对待。陈述事实,表达感受,提出请求和具体地做法,步步引导,慢慢练习,才会熟能生巧。
04.聚焦目标,各个击破
在做知行生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之所以跟进大家的成长速度比较慢,并不仅仅是自己没时间,更多地是把时间浪费在了更多无关目标上,而没有更深地去钻研自己的那口“井”。
打桩想持续跟进,奈何哪天突然心情不好,耽误了,后来也就没有了后来,断了也就没有再继续。容易半途而废,目标动力不足者常常容易放弃。
实践课很好,我也想来学习,奈何心太浮躁,还惦记着自己能否学的更好?一大半的时间都是自怨自艾中度过,报了课,效果不明显,自己得出结论:实践课不好。
你总能调节地很好,羡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