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抗经济周期的两种基本办法
-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
一、.政府是整个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1、政府的角色不容忽视、举足轻重
- 即使它只做自己的事,都会影响经济
- 如果公众期侍、自己也意识到要对经济周期主动出击的话,它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就更重大
2、政府本身是一个内生变量
- 宏观经济学问题的讨论之所以困难,就在于政府本身是整个经济体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政府是一个 内生变量,不是一个外生变量
- 政府不是一个只对别人产生影响,而别人对它不产生影响的个体。
3、政府动用资源:谁用的更好?
政府要采取行动,使用一些来自社会其他各个方面的资源,那么,政府用这些资源用得更好,还是社会其他个体用得更好?
4、政府调整货币流通量:经济活动的尺度调整产生的引导作用,正面还是负面?
货币本身是社会上每一个人进行经济活动的尺度,尺度被调整了,货币所产生的诱导作用最终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不确定。
5、世纪大战
围绕着政府对抗经济周期的两种基本方法——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同的经济学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二、奥地利经济学派为什么被边缘化
1、奥地利学派的贡献
- 主观价值论
- 边际的概念
- 开放竞争的概念
- 对企业家精神的强调
- 对各种在试错中发展的商业模式所采取的宽容态度
……
2、奥地利学派有走向纯粹、极端的倾向,使它在主流经济学中被边缘化
经济学家瓦格纳(Richard Wagner):
宁愿把自己称为旧时代的奥地利学派学者,而不愿意称自己为新时代的奥地利学派学者。
三、个人主观判断也可以被观察、测量和计算
- 主观价值论:每个人的价值判断是主观的,但并不意味主观判断不可被观察、衡量、计算。
- 广告代言人,观察记录到某个时代整个社会群体公认的美大概是什么样。
- 市场分析师能够观察、记录、分析牛肉、猪肉、鱼肉的品质和销量
- 数学在经济学中是有作用的
- 部分奥地利学派的学者彻底地否认主观行为的可观察性,彻底否认数学和概率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这是走得太远了。
四、供给不自由,价格也有意义
1、部分奥地利经济学派学者对价格的极端态度
- 只有纯粹的市场才能产生价格
- 只要政府或国营部门参与,就完全无法制定价格,完全无法对价格做出反应
2、城市打车难问题
- 出租车价格若有更大的浮动空间,本可更好地调节供需关系
- 部分极端奥地利学派学者认为:只要出粗车行业带有政府垄断的性质,对出租车价格进行调节就完全没有作用和意义
3、即使供给不完全自由,价格调节也仍然有积极意义
五、专利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部分奥地利学派学者认为:专利是政府为了鼓励未来的发明创造,对发明创造人所授予的具有时间限制的垄断权利。
部分奥地利学派学者认为:正因为专利是政府颁布的,所以它就是不好的,这种观 点不够实事求是。
- 例如药物,如果没有专利权保护,发明创造新药所投入的资金和时间,与复制它所投入的资源和时间完全不成比例的。
- 专利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发明创造者的利益得不到专利权保护,就不可能开展长达20年、涉及资金可能20亿美元的新药物研制。
- 政府颁发专利时可能会发生一些错误
- 可能会颁发过多、过细
- 专利之间容易打架
- 诉讼费用很高
- 这些都是如何更好地使用专利制度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专利制度的问题
六、银行提高利率无法抑制通货膨胀
周一问题:
在做贷款买房的时候,利率的高低对你买房的决策应该有多大的影响呢?为什么?
1、引入通货膨胀因素,并未改变利息原理
- 未来越不确定,现货与期货交易的补偿折扣越大
- 在没有货币的原始社会,也存在利率或贴现率
- 宏观经济学引入货币、通货膨胀的因素,但并没有改变原来产生利率和贴现率的机理
2、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预期通膨率
- 通货膨胀是因,名义利率的增加是果
- 名义利率的増加不会反过来改变通货膨胀的成因,不会抑制通货膨胀
3、天气冷了要多穿衣服,但多穿衣服并不能使天气变暖
- 不是银行提高利率可以抑制通货膨胀
- 而是通货膨胀导致名义利率提高
4、贷款买房的逻辑
- 贷款买房的两种情况:投资或者自用
- 投资回报率或资本使用的效率够高时,利率的高低不应在决策的重要因素当中
- 利率即使提高了成本,也不应该因噎废食
- 不能因为早餐涨价了而不吃早餐
七、税率太高肯定打击富人的工作积极性
周二问题:
有不少主张提高针对富人税率的经济学者认为,富人努力工作是他们的本能,哪怕是提高了税收,他们也仍然会努力工作,甚至会更努力地工作。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1、这种说法忽略了边际概念的核心含义
- 边际是新增的新增,增加一点税收会增加一点懒惰、懈怠。
- 没有人会因为新增了一点税收就完全放弃工作,但在边际上新增一点税收,人们就会增加一点懈怠情绪
2、经济学重视的不是总量、平均量,而是边际量
- 人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这讲的是总量、平均量,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只要不断地增加鼓励,人们行善的机会就会增加
- 经济学教我们:永远要在边际上看问题
八、货币与財富不可能保持恒常不变的关系
周三问题:
在一个荒岛上根本就没有尺子,那么人们要做尺子,到底应该怎么倣,才能确保这尺子的精准度不会改变呢?
1、我们其实很难避免循坏定义的局面。
- 物理学:什么叫一米?
- 光线在一个短时间内经过的路程就是一米
- 光速本身又包含了这种长度单位的定义
- 这是一个循环定义或循环衡量
- 经济学:在货币流通量和货币所要衡量的财富之间取得平衡,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的。
- 财富的总量时刻变化
- 货币的总量也在变化
- 让它们之间取得一个恒常不变的关系,是不可能做到的。
九、各国发行的货币每分每秒都在竞争
周四问题:
让私人银行之间自由发钞,当然会形成一种自由竞争的状态,但是即使是今天的钞票是由国家发行的,那么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的货币本身,是不是也形成了一种互相竞争的态势呢?
1、答案是肯定的。
- 国家发行的货币之间,每分每秒都存在竞争
- 它们之间的汇率时刻在波动
- 人们选择用来结算的货币种类,会随着这种货币的可信程度和方便程度,在边际上存在被改变的可能
2、今天世界各国货币之间的竞争可以看作是国企之间的竞争
如果真有一天,奥地利学派自由银行的建议得到实施,那我们就可以说:除了国企竞争,还引入了民企竞争。
- 那些在自由竞争的私人银行中具有决策权的专家,很可能也就是今天在国家的中央银行中具有决策权的专家。
- 他们仍然是最有经验的银行家,唯一的区别是:他们有时服务于国企、央行;有时服务于民企、私人银行。
周五辩论
本周讨论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到底货币政策更有效,还是财政政策更有效?
正方认为:
货币政策更有效,因为政府在执行货币政策的时候,在调节货币流通量的时候,不需要事无巨细地取得公众的认可,这 样能节省大量的决策成本,有效地缩短政府执行政策和政策取得效果之间的时间间隔。
反方认为:
财政政策更有效,因为政府要征税得获得人民的认可,因此能够取得社会最大程度的共识,而政府投放资金也更能够做 到有的放矢,不像货币政策那么笼统,用这样的办法来对付经济周期,目标会更精准、效果会更具体。
——薛老师出的辩论题,我每次都觉得很难站队。我宁愿站在中间。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不可能完全解决宏观经济问题,不能有效对抗经济周期问题。这是一揽子计划、组合拳。就像前面说的解决法人治理中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障碍,没有哪个单一方法是灵验的,必须要多管齐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