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很多介绍杜甫的资料,习惯性把他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而且都统一地把第一个阶段放在了“读书和壮游时期”。也就是说,他二十岁以前的经历,不在人生经历当中。其实他早年也很优秀:6岁时有机会在郾城观看“剑器浑脱”内心触动很大;9岁书写大字书法,孩童时期在书法上已经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这些他在诗作《壮游》中有概括: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襄。说他自小兴趣广泛、文思敏捷、兴趣高雅……不为过。然而,对比杜甫后面几个阶段的际遇,我还是对他青年时期的壮游经历感兴趣。人生不是为受苦来的,洒脱豪放,对未来充满无限的向往,生活衣食丰足,这是青春应该有的模样。
关于漫游,古人有很多理由,或者出于某种需要,或者为达某个目的。今天我们听的多的是“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漫游或许是成长的必修课。“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远方的好奇驱使人们走出自己狭窄的圈子去感知世界;“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天下”,那种放松的自由状态,非得用勇敢执着的精神来支撑,离开安乐窝,走出家门接受外面的世界,看一路繁华也接受风雨洗礼。杜甫漫游的原因书中没有明说,我认为,有时候,行动开始也就开始了,不一定追根究底赋予原因。有想法,敢实践,这就是年轻的好处,有张扬青春的资本。
根据冯至先生书中所写,杜甫壮游区域有两处:吴越和齐赵。前一次漫游吴越时间是开元十八年至开元二十三年。沿着沟通黄河、淮水和长江的运河到了江南。他的叔父、姑父在湖州常熟担任县尉,投靠亲戚,有物质方面的保证。但对他而言,重要的是开阔眼界,认识了一些美丽的山川,也拜谒了一些著名的人文景观,比如姑苏的吴王阖闾墓、虎丘山的剑池、长洲苑、阊门、太白庙,渡过钱塘江,登古驿台,也到了剡溪,停泊天姥山下(古人的喜好竟然这样的相似,比如这个画面中的李白)。然后再江宁,看到了王谢家族的烟消云散,欣赏了顾恺之的维摩诘画像,这幅画像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以至20多年后还记忆犹新。因为要参加科举,735年不得不中止这次漫游。
杜甫第二次漫游时间是736——740年,到过的地方是齐赵一带。具体的地点由邯郸,青州,当然应该还有兖州,从他晚年的诗歌可以看到,那段生活主要的事情是唱歌和打猎。从冯先生的记载中我看到了另一个杜甫:能骑马,能打猎,箭不虚发。与第一次壮游走一条路线不同,这次可能是以兖州为点,辐射周围的。这里不得不提到一首诗,一个人。诗歌的名字叫做《登兖州城楼》;人物的名字叫做杜闲,他是杜甫的父亲,当时担任的是兖州司马。与《登兖州城楼》同时期的诗作是大家熟知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既是对登顶泰山感触的想象,也有年轻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无限的自信的热望。《登兖州城楼》一诗中写到: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冯至先生评价这是一首普通的律诗,不像前面的《望岳》(他称之为“宝贵的萌芽“)那样吸引人。想象诗人来到父亲为官的属地,这位副市长的公子,登上兖州这座名城的南城楼,极目远眺,青州徐州尽收眼底,云雾绵延之处是泰山和大海,眼前还有山峦和石碑,有荒芜的宫殿,眺望之余,感慨无限。“从来多古意”,不知年轻的诗人当时具体想到了什么,但知他彼时尚无经济压力,对上一次壮游吴越后的科考失败尚不在意,将来做什么,人生的设计是什么,尚且心中无底,“古意”成了我们的猜测,但也绝对不是后来暮年时代的复杂的忧伤。可是这样美好的年轻时代,无忧无虑的自在生活,带给他意气风发的精神享受。(这就好比我们的学生,遇到了美好的青春时代,而没有升学压力,可以尽情释放自己,学生时代我读到这首诗,非常感动,也无端引发了很多想象)
鲜衣怒马,放荡轻狂,这是青年人特有的状态。两次壮游的经历,中间还有一次对他而言无关紧要的失败的科举考试,成为他最好的十年。这期间固然有开元盛世给普通民众带来福利,还有父母健在(虽然是继母)的底气,没有结婚生子没有家庭的拖累,经济上没有压力甚至还有后盾(壮游时期所到之地基本上有为官的亲戚在)。西方的社会学家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的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今天的我们还知道,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杜甫在30岁以前的十年里,拥有了年轻人应该有的朝气蓬勃,过了年轻人应该有的自在生活,看了南方的山水,见了北方的城郭,增长了见识,以无限的喜悦接受了来自六朝山水诗歌影响,也使他一生的经历中有了一段熠熠发光的记忆,成为温暖以后艰苦岁月中回忆的火花。
我们所知道的杜甫的后面三个阶段,基本上是在战乱贫穷和生病当中渡过的,那时的他已经没有了亲人的依靠,社会的动荡战乱,使得“流寓”成为生活的常态,他也还去过更多的地方,但是,那都成了被迫,成了一路下来的苦难艰辛,与当年的裘马轻狂完全成了两样。
人不是为了受苦受难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在生命的历程中,总有那么一些光彩让年轻的心可以肆意张扬。杜甫亦然。
秋天的文字 癸卯夏7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