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同样是自己的女人被下属调戏,董卓跟楚庄王两种反映,两种下场

同样是自己的女人被下属调戏,董卓跟楚庄王两种反映,两种下场

作者: 5biao | 来源:发表于2022-03-04 11:53 被阅读0次

谁都有脾气,可谁都不能动不动发脾气。

普通人动不动发脾气后果还不太严重,大不了是人缘差,谁见了都躲得远远的。可要是当领导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不动就冲下属咆哮,那后果相当严重。

吕布白门楼被包围,没办法杀出一条生路,就待在屋里头开始喝酒、发脾气、拿下属出气。下属感觉小命难保,就趁吕布喝酒喝得烂醉如泥的时候,拿绳子把他绑在椅子上,向敌人投降了。结果吕布因此送命。

张飞因为二哥关羽被孙权杀了,急着报仇,带领军队还没跟大哥刘备会合的时候就被下属杀了。原因也是待在屋里头喝酒、发脾气、拿下属出气(拿鞭子猛抽),下属感觉小命难保,就趁张飞喝酒喝得烂醉如泥的时候,拿绳子把他绑在椅子上,砍掉脑袋,提溜着向敌人投降了。结果张飞……脑袋搬家。

吕布、张飞都是一个打一万个的猛将,结果就因为两人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冲各自的下属发了通脾气,就把命赔上了……死得的确窝囊。

可见,不是谁都能当领导,特别对于脾气大的人来说,当领导可以说是一项危险系数相当大的职业——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当然这只是针对古时候的事情来说,现代企业的领导用不着惴惴不安。哈哈。)

反过来说,不轻易发脾气、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忍受普通人不能忍受的事情,身上具备这些特点的人,就相当了不起,百分百是大人物。

大人物楚庄王:心爱女人被下属调戏,他理解万岁,不予追究,下属以死相报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因为打了一场大胜仗,高兴,在宫里头摆下庆功宴,跟文武官员们推杯换盏。楚庄王喝得痛快,即兴发言:“六年没有聚餐了,今天大家想怎么开心就怎么开心,千万别拘束。来!锣鼓响起来!小曲儿唱起来!小腰扭起来!”

这一喝,从白天喝到晚上,从日光喝到烛光。楚庄王让人点起蜡烛,联欢继续,还让人把美得人见人爱的自己的小心肝儿许姬叫来跟大家一起Happy。

场面越来越欢快,气氛越来越融洽,没承想,刮来一缕大风!

风吹过,蜡烛全灭!屋里全黑!

大概没过10秒钟,就听许姬喊:“大王!快让人点蜡烛!不知哪个不要脸的人想调戏我!被我挣脱了!我把他帽穗儿扯掉攥在手里。点亮蜡烛,看谁的帽穗儿没有了,谁就是那个臭不要脸的!”

屋子里静得让人窒息。

大概没过10秒钟,就听楚庄王说:“先别点蜡烛。大家喝酒就是图一个开心,酒喝多了,很容易做出一些平时自己不屑的行为。都是人嘛,理解万岁。来,大家都把各自的帽穗儿扯掉扔到地上。点蜡!继续喝酒!”

蜡烛重新点亮,欢乐照常进行。

八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带军队打郑国。

楚庄王发现有一员大将作战非常勇猛,真可以用“将生死置之度外奋勇杀敌”来形容。楚庄王就叫人把那员大将请来,准备大加赏赐。结果那人来到楚庄王跟前扑通跪倒在地说:“大王您不必赏赐我。我能活到现在,就是您对我的赏赐。我这条命是您给的,替您拼命杀敌,是我对您报恩。”

楚庄王不明白咋回事儿。

那员大将接着说:“大王,八年前,那次庆功宴上,喝多了,一时糊涂冒犯许姬的人就是我。您当时没有追究那件事情,特别是您说的那番话,让我又羞愧又感动。八年来,我一直找机会想以死相报您这样的明主。这次,我已经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没想到侥幸活了下来。您现在治我的死罪,我也无怨无悔。”

楚庄王感慨地说:“那件事只有你一个人知道。你今天竟然不计后果说出来。楚国有你这样的人,可喜可贺。来人,奉上赏赐!”

楚庄王是明主,因为他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被下属酒醉之后冒犯,他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换位思考,最后将心比心、理解万岁,对事情不予追究。他的这种表现,与其说是体现了他“能忍受普通人不能忍受的事情”的博大胸怀,不如说是体现了他“把下属当人看”的领导者的气质。(有些领导犯错之后,自辩“领导也是人”,那么,推而论之,当领导发现下属犯错,能够本着“下属也是人”“把下属当人看”的原则予以对待的领导,就是卓越领导。)

楚庄王是明主,是大人物,那么历史上做事跟他相反的人,也就是昏庸、阴差阳错掌握了实权的小人物是谁呢?

这样的小人物太多了,下面只说一个。

小人物董卓:心爱女人被下属调戏,他恼羞成怒,死不放过,下属以戟相报

《三国志通俗演义》里头说,王允安排seqing间谍貂蝉离间董卓跟吕布的感情,想方设法让他俩闹翻,然后借吕布的刀,砍董卓的头。当然,王允的计策最后成功了。虽然这是王允跟貂蝉努力的结果,但是离开了小人物董卓的“配合”,恐怕王允的计策也不会成功。退一步说,要是董卓向楚庄王学习,那么王允很可能会“赔了貂蝉又折兵”,历史就会改写。然而,历史不能假设,也不会改写。

下面来看《三国志通俗演义》(口语版)关于这件事儿的描述——

董卓怀疑吕布勾搭貂蝉,翻脸了

董卓得了个小病,貂蝉没白没黑地照顾,事事都顺着董卓。董卓对貂蝉越看越喜欢。

有一回,董卓躺在床上睡着了,吕布来到床跟前,貂蝉从屏风后面探出半个身子直直地看着吕布,一边看,一边指了指自己的心,又指了指吕布。吕布轻轻地点头。貂蝉又指了指董卓,开始使劲擦眼泪。吕布难受得就像心被人用针不停地扎一样,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董卓迷迷糊糊睁开眼,看见吕布表情不正常,就猛地扭过头顺着吕布的视线往里看,发现屏风后面站着的是貂蝉!

董卓登时就翻脸了,冲着吕布吼:“你tm敢勾搭我女人!”一边吼,一边叫人来把吕布赶出去,并且警告吕布,以后不准过来。

吕布憋着一肚子火回自己家了。

这是董卓第一次跟吕布闹翻。闹翻之后,董卓经过李儒劝说,明白自己想坐天下少不了吕布出力,就主动跟吕布讲和了。貂蝉一看他俩讲和了,这可不行,就找机会在吕布面前表演悲情戏。

貂蝉抹眼泪儿跟吕布说,自己原本是被王允安排做吕布的爱人的,结果半路杀出个董卓,把自己霸占了、糟蹋了,自己天天想寻短见,只是在等着把实情告诉吕布,免得吕布不相信自己的真情。

貂蝉跟吕布表白过了真情,就表演自杀戏,说自己身子已经被老贼糟蹋了,配不上吕布了,只有早死早投胎,下辈子做吕布的女人了。

吕布自然拦住了貂蝉。

董卓回来了,吕布要回避。貂蝉抓着吕布的手说:“我一直听人说将军是全天下武艺最高的人,以为将军天不怕地不怕,没想到将军也要听别人的使唤……呜呜呜……”

吕布走不开,被董卓发现了。

继续看《三国志通俗演义》(口语版)关于这件事儿的描述——

董卓找到后园,老远看见吕布背对着自己一只手握着方天画戟撑在地上,一只手把貂蝉抱在怀里!董卓加快脚步赶了过去,大吼一声:“呔!”吕布回头一看是董卓,一下子惊住了。董卓上去一把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吕布松开貂蝉撒腿就跑。董卓拎着方天画戟在后头追。吕布跑得快,董卓胖,追不上,就把方天画戟狠命丢向吕布。吕布猛地弯下腰,方天画戟几乎擦着吕布的后背,嗖的一声,落到草地上!

这一来,董卓跟吕布又闹翻了。李儒又出面来劝说董卓,不能跟吕布闹翻,还得跟他讲和。李儒把楚庄王的故事(对,就是这篇文章前面提到的楚庄王的那个故事)讲给董卓听。

你猜董卓怎么反映?

董卓气消了,笑着说:“你去跟吕布说,我把貂蝉送给他。”

要是故事是这个结尾,那么董卓就不算小人物,他在历史上很可能也会是楚庄王那样的大人物。

可是……经过貂蝉的努力,董卓又把李儒的话当耳边风了。

继续看《三国志通俗演义》(口语版)关于这件事儿的描述——

董卓跟貂蝉说:“看来吕布真的看上你了。我打算成全你俩,怎么样?”

“我已经是太师的女人了,你再把我送给家奴?我就是死也不受这种羞辱!”话一说完,貂蝉抽出墙上挂着的宝剑就要抹脖子。

“我跟你开玩笑的!”董卓赶紧把宝剑从貂蝉手里头抢过来,抱住貂蝉说。

“肯定是李儒设计的圈套!他跟吕布交情深,才在您跟前摇唇鼓舌假装是帮您,实际上帮吕布!您要是真听了他的话,把我送给那个家奴,人们只会背地里笑话您,说您怕家奴,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不住!”貂蝉扑到董卓怀里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放心!你这么迷人,我怎么舍得把你送给别人!呵呵。”

“就怕太师只是嘴上说说,不肯真的替貂蝉做主。”

“我就是搭上命,也要跟你在一起!”

[if !supportLists]第二天,[endif]李儒跟董卓说,趁着今天是个吉利日子,就把貂蝉送给吕布吧。

董卓把脸一抹,瞪着李儒说:“把你老婆送给吕布,你愿意吗?!”

打这以后,董卓跟吕布彻底闹翻。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董卓被吕布一戟刺穿了喉咙,他九十多岁的老娘也被砍了脑袋,跟他沾亲带故的一千五百多个男男女女都去见了阎王……

楚庄王跟董卓的故事带给现代企业领导的启示

[if !supportLists](1)[endif]领导的本领可以不大,但是胸怀一定要大。

[if !supportLists](2)[endif]领导可以不原谅自己无心犯的过错,但是一定要谅解下属无心犯的过错。

[if !supportLists](3)[endif]领导诚心对待下属,下属才会诚心回报;领导不信任下属,下属自然难信任领导。

[if !supportLists](4)[endif]领导以善意对待下属提出的建议、意见,双方共同进步;领导以恶意猜测下属提意见、建议的动机,两败俱伤。

[if !supportLists](5)[endif]领导是大人物,是大写的“A”,不是小写的“a”,必须眼光放远,胸怀放大,不然很容易成为小人物,变成小“a”。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样是自己的女人被下属调戏,董卓跟楚庄王两种反映,两种下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ap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