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部电影,女主千寻大学毕业之后就嫁给了当地的一个公务员,从此过生了全职太太的生活。时隔11年之后,男主三井同学再次看到千寻,已经没有了当年那种青春活力,阳光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死气沉沉,面无表情的麻木。
三井同学偷偷的配了一把钥匙,并且在对面租了一间房,每天都偷窥千寻的生活。他发现,原来千寻每天都受到她老公的折磨和虐待,这就是她整个人死气沉沉,了无生气的原因。
看这部电影让人很压抑,首先这种偷窥行为绝对是要不得。其次,我在想女主为什么能够忍受这种长期的虐待。
三井同学有点自闭症的感觉,从小就与周边的环境和人格格不入。小的时候,有一次被父亲关在车里,差点被憋死。这种事情在现实中也时有发生,家长把孩子独自锁在车里去办事,有时候大热天,孩子都要热死。
三井同学永远感觉自己就像空气一样,没人在意他的感受和诉求。他呼喊、他抗议、他试图改变过,可是都失败了。从此,他习惯用沉默接受现实世界的一切。没有人在意他,他自己也就不再在意自己。世界是光明和艳丽的,他的生活是虚无的黑暗。
一个人的生长环境造就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习惯,一个长期把自己情感压抑起来的人,久而久之就形成懦弱胆小的人格。这也是后面几次他想帮助千寻的时候,都勇气去做的原因。
三井同学之所以对千寻念念不忘,因为她在老师提问他的时候,主动叫他:三井同学,并给他答案回答老师的提问。他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被看见。然后下课之后他邀请千寻去和咖啡,因为不善于跟人打交道,他一开始一直听千寻在说话,直到千寻说完了,主动问他有什么爱好的时候,他才告诉她自己喜欢孔雀鱼。然后他就滔滔不绝的讲个不停,这恐怕是他唯一一次跟他人讲过这么多话。
千寻大学的时候找的男友,就是那种控制欲很强的人,也经常家暴她。等她毕业之后,找的老公也是这样的人,我怀疑这可能跟她从小的经历有关。
施暴和受虐的人,往往是互相配合的。施暴的人很大概率也是出生自从小有家庭暴力的家庭,TA对这种行为习以为常,以为就是正常的家庭相处模式。因为身处其中,所以自然而然也学会了施暴这种行为。
受虐的人,可能因为从小没有收到太多爱和关注,于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而做出很多让父母生气的事情。父母就对TA暴揍一顿,这在TA错误的认知里,觉得只有被虐待,才能收获到爱和关注。

关于家暴,可以看一下这个图。家暴,只是表象。权力与控制是这段关系的核心。所以家暴的根源在于控制。
千寻的丈夫是一个公务员,但也不是一个很有权势的公务员,很多事情是不受他的掌控。为了缓解压力,或者找个出气筒, 于是回到家,他就家暴千寻,以展示自己的权力。
被家暴者为什么不逃离呢?这是因为施暴者采取了几种行为,让受虐者无法离开TA。威胁,孤立,经济依赖,恐吓是他们常用的手段。
就像千寻一样,她是一个全职太太,她必须在经济上依赖丈夫。另外就是自从她结婚了之后,她就没有自己的朋友和社交,这就是孤立。有了这两个,她已经不能做一个独立的人,她必须依赖别人。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要有自己的收入,还要有自己的圈子,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还等什么呢,来跟我一起行动吧。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41/100天2。
今天是早5点半起床运动第52/100天2。
连续早起第1989天,运动954天,累计总时长39402分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