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事带滞留在家的女儿一起到单位,原来跟在同事身后的那个小尾巴已长成亭亭玉立的美少女,那个曾经靓丽如春的女同事和女儿同时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也已是昨日黄花,如果我站过去,应该是妥妥的一抹夕阳了。
不由自主的感慨:不能看孩子长大啊,孩子长大了,自己就老了。按着依旧隐隐作痛的胃,又感慨:原来离退休的老同志说的话开始一一应验。自己以往的那些不屑和不服气只能是“还不到时候,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的佐证。
三十几岁的同事笑着说:我现在找着腰了,原来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腰疼,还有膝盖,走路多了或天凉膝盖就疼。我看了看他,说:我要说我早晨一睁眼就浑身疼,你信么?
这时另一个年轻的同事带着三岁的女儿进门来,看到我连忙说:“妞妞快叫阿姨”,那个忽闪着大眼睛的小女孩两只手扭在一起缩在妈妈腿边吃吃地笑,“你别难为孩子了,妞妞,喊奶奶吧!”我抱起那个小机灵鬼,她在我怀里往后撤着身子,回头看了她妈妈一眼,又吃吃地笑。
我记不得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关注我引以为榜样的那些人的年龄,甚至开始关注他们死去的年龄,总会比一比,人家在我这么大的时候在做什么,也会计算一下自己离她逝去时的年龄还有多少年。比如张爱玲,不能像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也会假设一下自己如果活到她那个年纪还有多少年、如何度过这这些年,也许自己真正害怕的,不是阻挡不了的光阴逝去,而是没有勇气接受岁月所留下的遗憾。
记得有人用一分钟的影像技术浓缩了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垂老暮年,看得心酸。岁月从来不曾饶过谁,它像一把磨得锋利的刀,在每个人的身上留下印记。
不知道下了多少次决心,要为自己好好活,可惜依然总忍不住迁就他人,委屈了自己。总还有一大把的日子好活,且把这些岁月的惆怅收一收,如果不能活的更好,那就让自己活得更没心没肺些,就如三毛所说:“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能纵容己的伤心。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深爱的人残忍一点,将对他们的爱、责任、记忆搁置。”
生命原本如此,在某一刻,我们总要和爱过的人一一告别,总要看着自己曾经做过的梦一一凋谢。与其惆怅,不如让当下的自己活得更快乐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