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似水流觞
一个在琴弦,一个在云端

一个在琴弦,一个在云端

作者: 读美者 | 来源:发表于2020-08-25 15:19 被阅读0次

一位古琴音乐家结缘了这幅书法。

原来,古琴艺术所讲的“意先乎音”,

与书法中的“意在笔前,字在心后”(王羲之.语),

其义近似。

.

.

一位航空业的管理者,结缘了这幅书法。

“和气致祥”四字很常见,在日常,也偶有书写。

表面上看,好象是有一点“好好先生”的状态,而追究它的深义,其实我并不这么认为。

即使少少的几个字,

挥墨者一定需要对它有理解领悟,才能够“起兴”。

否则,只是同于日常生活记事情时候的拿圆珠笔“写字”的状态,

不同于“书法”。

书法,是需要经过立意造境的,

将文学的意境进行视觉化、线条化的过程的,水墨视觉艺术。

因此,书法是文学的视觉直观化。

它的感染力也如是。所以,越常见的书法内容,越不好写,

不好写出迥异之感,

不好写出来“出奇合正”之感。

说回和气致祥,

其一,可以说,“气”,

在黄帝内经讲:

人之七情,喜怒忧思悲惊恐,无一过,无一不及。

其中一项过量,都直接伤内。

所以,不同的情,会对应不同的气。

平衡七情,就是“和”。

简单讲,一道菜,入口有一个反应的时间,会立刻感到惊艳,

但并没有非常孤立突兀的单一的味跳出来。

这就是“和”味。

其二,可以是与道家有关。

道德经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如果字面解为“不争取”,也是大误。因为另处又讲“不争而善胜”啊。所以,

“清”与“和”,在道家是基本精神与价值取向。

其“和”,是修正一叶障目的先入之见。中立之观。

所以,有立意,方造境。

这四字,有点不一样,是醉墨

其实已经很多年没有醉墨了。青年时代,九十年代初期时候,是很喜欢醉墨的。

后来发现,其实不要刻意依赖。因为书法美学之中,

有“无意为佳乃佳”的规律。刻意用酒去放大,反受其制。然而偶一为之也是可以的。

所以这次醉墨,距离上次,已大约有二十七年时间。

醉墨有几项注意,略为分享:

其一,锋毫不要太过饱墨。略枯为宜:因为醉后,气息是上浮的。

枯墨,且略缓行笔,则既得其势,亦得其质;

其二,用纸可以略厚,须用拉力较好的生宣,不宜用花鸟常用的薄生宣;

其三,用提斗、京抓等短胖之笔。酒后的身体幅度会大于常时,

用提斗、京抓,可以将使转可以更为明确的显现于笔线痕迹之中。

……………………

艺以格物,审美致知。

艺术,鉴赏,收藏观。

在|读美者|,您将与

具有真切品质的艺术阅读,经年为伴。

(读美者保留所有图片与文字的版权)

相关文章

  • 一个在琴弦,一个在云端

    一位古琴音乐家结缘了这幅书法。 原来,古琴艺术所讲的“意先乎音”, 与书法中的“意在笔前,字在心后”(王羲之.语)...

  • 你在云端,我在云端

    山上,一个尘世没有的山上 我用着疲倦但又尚存感知的身体 感受着希望在云端的草尖 我看到花海的雪山 我看到婴童的圣体...

  • 在云端

    听说, 这城的夜幕 给黄昏铺了色: 天青 似七分熟的朦胧, 有光,随你华灯初上。...

  • 在云端

    我在三万米的高空/将把生命交与真主来寄存/再繁华的街头/看不见岁月尽头自己的模样/风卷着云朵/带走了我/剩下了尘埃...

  • 在云端

    此处借“豆瓣影评”发表下自己对“在云端”电影的感后感。 《在云端》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应该如何生活”的故事。 乔治·...

  • 在云端

    “我以前想过无数次这个时刻了,想象我们坐在这里的对话。” “你想说什么?” “我都忘记了。” “没关系,人人都有那...

  • 在云端

    我常梦想站在云端 俯视众生 唯我独尊 我常梦想站在云端 金钱美女 权利欲望 我常梦想站在云端 封妻荫子 声传后世 ...

  • 在云端

    “我要走了” “去哪” “云端”

  • 在云端

    一夜漫长 旅途劳顿云海中睡眼朦胧想着你好想哥哥在身边除却我对你的想入非非 intensive一切其它都能更舒缓些 ...

  • 在云端

    即使那次遇见 让你失了魂 一定不是因为我 千万不要怪我 我不想让悲伤泛滥成诗 即使那次遇见 让你失了魂 也不过是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在琴弦,一个在云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kz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