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雨看松色

作者: 铅笔芒种 | 来源:发表于2020-04-07 17:58 被阅读0次

寻南溪常道士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隐者躲在红尘之外,在山中自在逍遥,寻之不遇大概是常事。

虽然不遇,然于诗兴无碍,或者更添了诗思,所以,古代的诗人们写过不少寻隐者不遇的诗。

南溪常道士不能未卜先知,一大早不知去往山中何处了。

等刘才卿入山时,只看到青草青苔上的履痕。

有趣的是,一路经过之处,随时可见隐者的行迹,但隐者的身影甚至声音一点也捉不到。

隐者行迹明显,可见山中空气清新,土地湿润。

一路山行,道士居士已经在望。

白云悠悠,脉脉有情,偎依着清亮的水渚。

有情人看山水,山水都是知情解意的伙伴。

道士的居所,清静,明净,正是超脱红尘的方外之人中意的地方。

隐者居处,柴门关着,门前碧草青青,身姿挺拔地看着门。

这一联上下句都是拟人笔法,清静有情味。

既然隐者不见,索性自在闲游。

山中空明清寂,与喧闹的红尘迥然不同。

道士眷眷山中,果然有道理的。

“过雨看松色”,山中云雾缭绕,自然多几场雨。

来去匆匆的山雨,更助了诗人的游兴。

雨洗山更青,松树颜色苍翠喜人。

雨后的山中更是幽静,诗人随着山形溪流,一径寻到水的源头。

料想也是山的高处了吧。

行到水穷处,依然未见道士的踪迹。

今日的不遇可谓彻底。

然而峰回路转,溪边摇曳生姿的山花蓦地跃入眼帘。

一刹那,物我两忘,安宁,清静,禅定,花与我仿佛合一,一念不生,万缘俱寂,此刻即永恒。

诗人在看花的当下体验到禅的真味。

真可说是不虚此行。

诗人笔下的山始终都是幽静空寂的,诗人自己虽然一直在动的状态中,他的心也是平静的,而山林之静越发沉静了诗人的心绪。

当清静无比的诗人在水源尽头忽然遇到溪花,就立刻进入禅悟的境界。

相关文章

  • 过雨看松色

    寻南溪常道士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

  • “过雨看松色 随山到水源”

    此典句出自[唐]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 》: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

  • 落寞三更雨,难寻蝶梦千觞醉

    今日对句练习,要求对仗,平收上句:过雨看松色上句:落寞三更雨上句:野水冰初静上句:难寻蝶梦千觞醉上句:可悲传说风声...

  • 诗词赏析: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

  • 新作【书法原创】

    寻南溪常道士 唐 ·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 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 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 随山到水源。 ...

  • 福州十佳室内设计师李振杰:中式素雅三居,轻撩你的内心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人们,开始侧重于精神世界的培养与追...

  • 静看民宿之美

    民宿的名字来自于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寻隐...

  • 花深处丨诗词【七】

    #暖阁闲语#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

  • 前贤诗二首

    过石仲生斋看竹 明 傅维鳞 懒我曾多事,栽松始出阑。 怜君青眼共,喜借绿筠看。 雨色凝新翠,山光割暮寒。 隔篱才数...

  • 【书法】唐诗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_刘长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雨看松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mz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