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时间和角度的差异,往往会造成对人物评价与定位的差异,比如曾国藩。
北京城里满清皇室的角度,曾国藩无疑是大清的救命恩人,因为是他平定了太平天国。但是如果从大清灭亡后的任何时间节点回放历史的镜头,曾国藩无疑是大清灭亡的始作俑者,虽然这并非曾国藩本人的初衷。
北京的角度,是静态的。动态的角度梳理历史的镜头,大清的灭亡始于辛亥武昌首义,这一点不存在争议。但是不管革命党如何宣传,革命党的一、二号人物孙文与黄兴,辛亥首义时心灰意冷,“正好”在海外过“休假”式的生活,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事实说明,革命党在大清灭亡过程中的力量(也可以宣传为是贡献),只能是各种力量形成合力中的某种力量。
武昌暴动后,各省纷纷独立,大清土崩瓦解。这种结果表面的原因,是因为大清非常认真的要对改革“动真格”了,也就是要走戈尔巴乔夫试图挽救前苏联的路径,结果当然是毫无悬念的只能走向灭亡(因为一旦希望的曙光出现,就必然会要求获得更大的希望)。
深层次的原因,没有表面的原因那么复杂,概括的表述,就是大清已经无法控制地方。曾国藩之前,八旗与绿营虽然腐烂透顶,但是作为警察部队使用,鱼肉百姓与镇压地方还是绰绰有余。
但是曾国藩的“湘军”模式,无异于从此打通中间阶层(地方士绅)的活动管道,窒息式散沙社会一旦松绑,而且还形成地方凝结核(慈禧预备立宪的间接后果),大一统就岌岌可危了。当然这也不是曾国藩本人的初衷。
曾国藩的湘军,是平定太平天国的主力。湘军与太平军的战争,如果从地理学的角度,其实也可以理解或等同于两广的武力与湖南的武力之间的战争,只不过湖南的武力,获得了北京政府与洋人的支持,而太平军基本处于孤军作战的处境。
曾国藩为了避免出现自己是为异族作战的尴尬,坚持宣称湘军的作战目标,是为了维护“孔道”而战,湘军与北京的朝廷的价值观相同,而与南京的朝廷的价值观不同。维护“孔道”的战争,不能说明曾国藩只有卫道的理念,而没有大一统的理念,但是更不能说明的是:湘军与太平军之间的战争,可以等同于反分裂与分裂的战争。
基于战争具有“地方战争”与“卫道战争”的双重性质的前提,北京朝廷的角度,这场战争的性质就是:价值观与自己相同的“诸侯”武力,与“邪教”武力之间的战争。北京朝廷如果从大一统的角度,正如东汉末年,袁绍的力量以及对洛阳朝廷的威胁,要远大于黄巾的张角,也即是曾国藩的力量与威胁,其实大于洪秀全的太平军。
东汉朝廷在论功行赏时,倾向于偏爱内廷的“十常侍”,正如满清皇室在论功行赏时,倾向于对湘军南京屠城的横加指责。
曾国藩为了化解北京朝廷的猜忌,写了很多证明自己只是想过太平日子的普通人的“家信”,以致“曾国藩家书”大量流传后世,与其说这些“家书”是写给家人看的,不如说这些家书是写给北京朝廷的情报系统看的。曾国藩如此“顾全大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曾国藩在战争中殚精竭虑,实在是太累了,已经无力发动第二场战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