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物志之《门》
2022年5月11日共学《长物志》第二天
门
【原文】
用木为格,以湘妃竹横斜钉之®,或四或二,不可用六。两傍用板为春帖,必随意取唐联佳者刻于上。若用石梱③必须板扉®。石用方厚浑朴,庶不涉俗。门环得古青绿蝴蝶、兽面,或天鸡、饕餮之属®,钉于上为佳,不则用紫铜或精铁,如旧式铸成亦可,黄、白铜俱不可用也。漆惟朱、紫、黑三色,余不可用。
【注释】
①湘妃竹:即斑竹,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相传舜死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去哭他,泪洒竹上,竹尽斑。②春帖:春联。
③石梱(kǔn):石门槛。梱,门槛。④板扉:木板门。
⑤天鸡:神话中天上的鸡,也指鸟名,即锦鸡。饕餮(tāotiè):传说中一种凶恶贪食的怪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⑥不:同“否”。
【题解】
门,是室庐的一部分,又是独立的建筑。
古代建筑中有各类门,本文未指明门的类型,而是提出对门总体的装饰要求:不俗。从横格、门框、春联、门槛、门环、油漆各个环节予以说明,并对材料、颜色、形状甚至材料的搭配、颜色的组合也有特别说明。从文震亨对细节的揣摩来看,他的品赏不在门的实用功能,而在材料样式的视觉美观以及审美品位的呈现。不管是用唐诗做春联,还是用方厚浑朴的石块,都是为了达到“庶不涉俗”的效果。
《玉篇》曰:“门,人所出入也。”《释名》曰:“门,幕障卫也。”门既是人出入的地方,也具有屏障、防守的作用,是整个建筑的点睛之处,也是古代社会中身份、等级和地位的象征。
今天,作为文化印记的朱门红墙、深宅大院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古人在木与石的搭配、红与黑的选择中所展现的精致考究,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品位不只体现在琴棋书画,也落实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物件上面。
门,是门面,也是品位。
【译文】
用木做门框的横格,在上面横斜地钉上湘妃竹,或者四根,或者两根,不能用六根。门的两旁用木板做春联,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唐诗之佳者作为联语刻在上面。如果用石门槛,必须用木板门。所选用的石头要方厚浑朴,才不俗气。门环用蝴蝶、兽面,或者是天鸡、饕餮一类形状的古青铜钉在门上为上乘,不然的话用紫铜或者精铁,按照旧式铸造也行,黄铜和白铜均不可使用。漆只能用红、紫、黑三种颜色,其余的都不能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