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NLP育儿系列」好的关系是「施」与「受」的平衡

「NLP育儿系列」好的关系是「施」与「受」的平衡

作者: 院长X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20-07-19 18:42 被阅读0次

​约翰·葛瑞德从葛瑞利·贝特森的著述里发展出一种叫做「多重观点」的方法:

第一人称 (我) 是你自己的观点。

第二人称(你) 就是采用别人的观点。

第三人称(他) 是一种能以局外人,不执着的观点并感念你他人间的关系去观察的能力。

能够在同一个情境里同时感知到这三种观点,就叫「多重观点」(三重观点)。一个好的沟通者,能够在这三重观点之间随意切换。

01

如果一个人经常使用一种观点,会怎样?

会成为以下三种人之一:

自大狂:这种人只会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一切围绕自己转。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自大狂是不太成熟的个体,是「巨婴」。最终这种人不会成为宇宙中心,只会成为关系黑洞,人人敬而远之。

自我牺牲者:这种人与自大狂相反,总是把别人的利益放在前面,长期忽视自己的需求。这一类型的人不太懂得拒绝别人,有趣的是,受到帮助的人也并不觉得感激。由于自己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自我牺牲者都自带一种郁愤之气。海灵格说,好的关系是「施」与「受」的平衡,所言不虚。

旁观者:只能从第三人称看问题的人,就像旁观者。他们能够很清晰、理智地分析问题,这种理智得益于他们与问题之间的距离。这是一类抽离型的人,不免会让人感觉他们缺少了一点温度。与问题保持距离,会让他们无法真正投入一件事,感受一些人,他们总是在观察,并认为这是做人的更高境界。

可见,固执在任何一种观点里,人都会变得僵化,失去灵活。「多重观点」的意义,就在于给人以更多的灵活和选择。

但困难也许在于,如果我已经习惯于某种观点了,将很难成为一个「多重观点」的人。从「理解层次」的角度看,可能需要「刻意练习」,才能从「行动」的层次提升到「能力」的层次。

这件事小时候有人教就好了。

02

朋友讲了自己女儿的一件小事情。

学校让学生给老师们评分,她女儿给班主任评了一个中等,并提了一些意见。班主任认出了她女儿的字迹,于是这之后就不再点她女儿回答问题,似乎是在用忽视表达一种惩罚。

她女儿因为这件事很纠结,问朋友该怎么处理。

朋友觉得老师这样做是有问题的,但又感觉可以理解,她鼓励了自己的孩子,夸她做的对。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一些点评,给了一点建议。朋友说,如果老师还这样,她就去学校找她谈。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朋友的做法恰当与否,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类似这样的事件,正好是教育孩子如何发展出多重观点的良机

因为我们的育儿目标,从来不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是帮助孩子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案例中,就可以让孩子首先讲述自己的感受和看法,然后扮演班主任老师,面对这个事情是什么感受和想法。再扮演一个局外人,怎么来看待这件事。

03

在育儿的过程里,这个技巧同样适用。

家长常常有一种自大,他们认为小孩子懂个什么,因此常常会忽视第二人称视角。孩子在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尊重的情况下,当然是会吵闹的。这大概就是亲子冲突的首因。

在发现陷入亲子冲突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抽离,从第三视角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有助于让自己从情绪中解脱出来,想想如果这是你的朋友跟他的孩子,你会看到什么。

其次,站到第二视角,看看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孩子开始争吵,必然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很多时候我们会聚焦在他想做的那个行为上,实际上行为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需求,找到那个需求更加重要。

最后,回到第一视角,看自己的需求与孩子的需求如何调和。如果孩子能够对话,就可以直接向孩子表达自己的需要,然后两人一起思考,怎么样既满足自己,又满足对方。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对孩子思维能力的锻炼。

在日常跟孩子的沟通中,还是以讲述自己的观点较多,从现在开始,多使用问句和扮演来启发孩子,同时也多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有什么感受,什么看法?

相关文章

  • 「NLP育儿系列」好的关系是「施」与「受」的平衡

    ​约翰·葛瑞德从葛瑞利·贝特森的著述里发展出一种叫做「多重观点」的方法: 第一人称 (我) 是你自己的观点。 第二...

  • 三组27号5.8心灵日记

    今天的作业是施受平衡,我与孩子就是施受不平衡,我施与他很多,包括情绪,压力,期望等等,不管他愿不愿意接受,我都一股...

  • 2021-02-04

    这个世界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施与受就是建立了一个联系。一施一受就建立起一个平衡系统。在组织关系里,如果这种平衡关系...

  • 关系里施受平衡才能长久

    在亲密关系当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基础,如果大家能够遵循的话,关系就会处于一种健康的流动状态,那就是在关系当中,给予跟...

  • 《谁在我家》同读第七天

    施与受的平衡,是人与人相处的法则,再好的关系,无论朋友 夫妻 父子母女 还有游离在这些之外的其它关系中,施...

  • 管理的精髓-平衡之道

    管理的精髓-平衡之道 平衡与老板的关系,平衡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好的leader都是mgt up和mgt down的...

  • 二组11号作业

    施与受的平衡,听了老师的分享,才知道我们生活中之所以存在很多矛盾,都是施与受的不平衡,无论是夫妻关系,与父母,子女...

  • 受与施

    到现在,人生走过了40余载,可是总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学生。 从咿呀学语开始就总是学啊学,看到的,听到的,自...

  • 0508作业

    平衡的关系。在家里我和爱人他是施的多,我是受的多。听了刘老师的课收获很多。向内看自己,还有在学习的地方很多。我们有...

  • 不要对人太好,不要对我太好,因为不需要,因为不值得

    许多暴力案件都是开始因为爱,结果成为伤害。人与人最好的相处模式是“施”与“受“相平衡,抛开希望得到回报的“爱”,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LP育儿系列」好的关系是「施」与「受」的平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sr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