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今天真的非常有幸听了吴老师吴洪健老师《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这节课对现阶段我们这些缺乏经验和方法的新教师真的是急需和实用的,对比我现在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真的给了我很多启发。

从开始的故事,“孩子拿苹果给妈妈的故事,孩子先把两个苹果咬一口再拿一个给妈妈,自己吃一个,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认为这个孩子的这种行为呢?有些妈妈会认为这个孩子怎么那么贪心呢?可是孩子却是这样回答的:妈妈,我是想尝一尝哪个更甜,然后把甜的那个给你吃。”到一幅图如果给它加上搏斗格斗,它就感觉真的是,如果给它加上欢快,那么大家都觉得他们在跳舞。
吴老师给我们讲了同一个道理——每个人的行为我们看到的视角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学生也会得出不一样的效果。我们要用积极的视角去关注学生,角度不同看到的表象也是不同的。
我的学生里在课堂上不遵守课堂纪律,小动作多的总有那么几个,我也只是用眼神、肢体语言、或者提问等方式提醒他,可不一会儿他又会恢复“原样”,久而久之,我也烦了,他也不在乎了。今天听了吴老师的课,我从好的出发点重新观察这名学生,真的发现他很多优点,第一他心理素质好,很少有紧张的时候,无论面对谁说话都流畅。第二表现欲很强,从不放过任何表现自己的机会,针对这两方面,我结合吴老师的方法,让他帮忙管理班级纪律,效果出奇的好。对待学生,从他的优点出发,真的会给你不一样的效果。




吴老师还结合实例和折纸给我们详细的讲解了对问题孩子如何做。第一,正向期待。要正面积极的沟通,将主动权还给孩子,跟孩子一起讨论改变计划,同时注意计划改变的时间不要太久,在启动成功的体验之后就可以唤醒孩子内心正面的东西,之后再循序渐进提高要求。第二,目标与评量。多询问孩子:你是怎么做到的?注意评价方式的趣味性。第三,寻找例外和资源。例外就是孩子们好的表现或者原地踏步的表现;资源是孩子自身的特质或者老师发现的孩子的特点以及社区学校的资源。第四,行动一小步。最终所有的思考都需要落实在实践中。

我这两天一直在研究这个方法的实际操作,发现这是一个需要爱心、细心、耐心的方法。你要用平等的身份去和孩子沟通,用爱的眼光发现孩子的积极方面,注意孩子一点一滴的变化,而且这不是短时间就能看到效果的。我现在开始尝试用平等的心态和学生沟通,虽然效果还不是很理想,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达到我期望的效果。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