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知识点:
为什么你写的内容没有阅读量?(节选自“张佳”的主题)
1.生产的内容不好,没有信息差,人人都知道;
2虽然受众不知道你给他的这个信息,但是他并不想知道;
3.你的表达方式不对,没有Get(直达)受众的点;
4.虽然有信息差,但你输送的是“污水”,这东西确实会有流量,但是污染环境啊,会被监管叫停。
正文:
一条枸杞的金句:小新有毒。
猛地一听,我会产生疑问。怎么可能?小新蔫坏又好色,我承认,说他有毒太过分了吧。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是看过蜡笔小新的动画片,进入“易得性启发”的误区。
易得性启发,是我们依赖那些容易观察、容易回忆、容易联想的易得信息展开思考。我们对蜡笔小新动画片的回忆很容易联想到小新的模样和性格,然后瞬间引起读者的专注点。想看看小新到底是怎么变得有毒的。
小·小众化观点,特立独行;
新·创新型表达,玩点花样;
有·有小道消息,非常新鲜;
毒·病毒式洗脑,无限循环。
原来“小新有毒”是一条枸杞编的一个口诀,目的是为了激发我们的逻辑思维,避免落入易得性启发的误区,减少错误认知和决策的发生。我们的记忆,认知和觉察并不总是靠谱的,而大脑在做逻辑判断的时候需要燃烧能量。大脑为了轻松会偷懒,会自动调动记忆中典型的,代表性的内容。
比如重复循环的广告轰炸,“怕上火喝王老吉”,“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看广告的时候很烦,上火的时候也可以选择菊花茶,但脑子里很快冒出“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一行字。我们大脑的逻辑思维被大脑记忆给骗了,给催眠了。
如果天天看到听到的,是我是如何让南人给我花10万的?那么心思就不正了,很容易称为被收割的对象。那么日常之中,我们对于轻易获得的信息要采取对视和甄别的态度去做决策。
感谢一条枸杞的金句----小新有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