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你会选择当好人还是坏人?
不假思索,你仍然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前者。
但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被伤害被辜负的大多都是好人。而自私自利的坏人却往往过得很富有,甚至堂而皇之的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你开始慌了,从小善恶分明的你开始厌恶这个利益为上的世界。但身在凡尘中总是身不由己,你总是要面对来自外界的恐惧。世界的颜色真的是黑白分明的吗?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完整的自我,我们穷尽一生都在致力于保持个体思想的独立、统一、与连续不断。因此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最终评判者,没有任何人有更改、剥离我们的意志的权利。而人性又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代表着我们原始的欲望;自我代表着我们现在的意志;超我代表着道德和外部的规范。当本我的欲望膨胀,超我的规范性就会缩小,并降低自我的同理心。自我失去了道德的约束和对他人的同理心,就会导致其为了满足本我的欲望需求,而肆意侵略他人的利益,从而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冲突由此展开。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
所有的矛盾根本大多源于利益本身,在这里利益不仅仅代表着金钱,还代表着情感的得失,道德上的富足与否,所以为了利益与他人形成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而权衡事物利弊的最好办法就是操控与反操控,因此处处好好先生的你在利益的漩涡中不断的被人压榨和玩弄于股掌之间。人浮于事,总是难免与人打交道。一味的逃避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棘手而又无可避免的问题呢?
生平功过由天罚,何惧众生滔滔言
在利益的厮杀中如果总是横冲直撞,别人打我一拳,我就回敬一拳头;别人陷害我一次,我就陷害别人一次。到头来不过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因此内练成圣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什么是强大的心理素质?
强势自信、没有愧疚感。就像拿破仑曾经说过的:保持自信,即使在你犯错的时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过被别人操控的经历,但我们往往不自知我们被别人操控了。在当时仅仅感觉到有些不舒服和怪异,在而事后反思的时候我感觉到有些不妥,但事后诸葛往往是无济于事的。
例如,你在商场买衣服后,试穿了一会,感觉这件衣服不大喜欢,所以你打算来退货。而这时售货员就向你就会向你走来,询问你为什么不喜欢这件衣服。而如果你回答了不喜欢的原因,那么你就中计了。售货员通过提出一个问题的方式来获得了对话的主动权,将问题的包袱抛向了你,言下之意还带有意图明显的批判(不喜欢这双鞋的人就是有病)。由于你缺少自信从而被动解释原因,那么心理操控的前置条件就被触发,对话如下:
售货员:哦,您为什么不喜欢这件衣服?(抛出问题,并准备通过自己的职业经验去推翻并批判顾客的观点,让顾客感觉自己很无知,进入到焦虑和内疚的心智模式之中)
顾客:因为衣服颜色太深了。
售货员:胡说!这件衣服是当下最流行的款式,与你的裤子多搭配。
顾客:可是衣服有些紧,扣子很难系上。
售货员:这个平时穿着哪有系扣子的,敞开穿才是时尚。
…
这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售货员将一个事情发展态势的结果必须有一个原因这一观念植入到了顾客的脑海,使其下意识的认为不喜欢这件衣服一定是有原因的。当顾客开始这么想并对自身行为加以解释的时候,他也不再是自身行为的最终评判者,其松动的内心就非常容易被他人操控。
同时我们首先要认知一点,人是非理性的。虽然很多人会通过逻辑分析来彰显自身逻辑思维的高超,但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每天所做的决定大多是受情绪所控制的,因此才会衍生出悔恨与懊恼。而逻辑思维是对事物的客观认知,其方式是具有局限性的。用一个局限性的范畴去定义一个更大的集合体无异于自欺欺人。人类的非理性行为习惯是无法用逻辑来理清的。对待这种问题的首先条件不是用逻辑去分析对方的言下之意,而是认知自我,要认清我们每个人都是自身行为的最终评判者,我们有权利对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不加以解释。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最好应对办法是不顺应售货员的思维模式走下去,也不需要思考她的意图。直接坦率的承认:是的,我就是不喜欢,没有原因。
我心即万物,万物即我心
问题是思想的投射,,思想是心的外在表现。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所以如果想保持自我并合理的解决问题,就要改变心的形状。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式各样的负面情绪、偏颇的思想与固执己见,甚至是一些传销似的无脑鸡汤,而身在人群中就难免不受这些所影响。比如,人到了年纪就必须要结婚,结婚后就必须要孩子,否则就是对父母的不孝;做人就要低调,否则枪打出头鸟;做人要圆滑,要媚俗奉承,否则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我要的东西很贵所以要努力;穷人思维富人思维等等这些固有的权威的观念,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但这些都是外部附加的属性,都是仅仅适用于当下的环境和时代,这并不是你真正的自我。就如同你穿越到中国古代一个以胖为美的时代,你也不会从众去找一个非常臃肿的伴侣一样。容貌财富地位没有任何一样是永恒不变的,唯心不变,这颗心才是始终不离不弃的。
根据科学表明:我们人类也并非完全的非理性。在我们遇到一些烦恼后要情绪发作的时候,在情绪反射表露之前,我们是有三秒的时间进行调整的,这三秒钟时间即是我们的元认知。所以不受他人负面情绪影响的办法很简单。,是在情绪之前行动、觉察自己、抽离自己、认知自己。把我们当作第三者抽离出事物本身,并回过头来观察这个事物,不要对事物本身加以批判,让思维在我们脑海中如水一般流淌。
世间酽醯醇醴,弥久则弥美
我是我人生的掌舵者
你是你人生的决策人
选择权在你,假如你想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