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宋重臣文彦博,淡泊名利,一心为社稷着想

北宋重臣文彦博,淡泊名利,一心为社稷着想

作者: 萤火张 | 来源:发表于2023-07-11 14:02 被阅读0次

    文彦博,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

    历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将入相,有五十年之久。任职期间,秉公执法,世人尊称为贤相。

    01、幼时聪慧,树洞浮球

    文彦博生于1006年九月二十九日,其祖先本姓敬,因避晋高祖石敬瑭和宋翼祖赵敬的名讳而改姓文。

    文彦博幼时很聪明,有一次他和一群孩童踢球,忽然球滚入了深深的树洞里,无法取出来。

    孩童们,束手无策,文彦博想到了办法,把水灌到洞里,球浮上来,小朋友又可以玩了。

    02、才华横溢,仕途顺利

    文彦博少年时和张昪、高若讷跟随颍昌人史炤学习经术,史炤的母亲觉得文彦博不同寻常,对人说:“是贵人啊。”十分厚待他。

    1027年,文彦博考中进士后,历任翼城县知县、通判绛州、监察御史等职,又升任殿中侍御史。

    03、建议将权集中,被采纳

    宋夏战争兴起,军中如果有副将临阵先退、望敌不进的,按照常规,大将应向朝廷请示后才作处理。

    文彦博说:“这种办法在平居无事之时还可行。但现在连年作战,将领带兵数十万,如果没有权力自主处置这些事情,怎么能成功呢?”

    宋仁宗赵祯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吸取他的意见。

    04、秉公审理刘平一案,使坏人被正法

    三川口之战,鄜延路驻泊都监黄德和与鄜延路副总管刘平有矛盾。战后,刘平及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兵败被俘。

    而临阵脱逃的黄德和趁机诬告刘平投降西夏,并用金带贿赂刘平的奴仆,使他附和自己说刘平投敌。刘平一家两百多人因此而被捆绑入狱。

    仁宗命文彦博在河中府设法庭进行审理,通过仔细审查,文彦博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但黄德和的同党很多,图谋推翻文彦博的审理结论,以至于动员朝廷另派御史来河中办案。

    文彦博拒不接纳,说:“朝廷忧虑此案办不成功,所以才派你来。现在案情已审出结果,你应该马上回朝廷。

    倘使此案现有反复,我文彦博宁愿承担责任。”黄德和及刘平的奴仆最后因此而被正法。

    05、修复唐朝旧道,储备粮食,退敌

    文彦博以直史馆的身份任河东转运副使。麟州运粮饷的路曲折遥远,而银城河外有唐朝时运粮的旧道,被废弃没有疏理。

    文彦博的父亲文洎在任转运使时,曾考虑修复这条旧道,但没来得及动工就去世了。

    文彦博继承他父亲的志愿,修复了旧道,并由此而储备了大量粮饷。

    西夏李元昊入侵时,围困麟州十日,知道城中做了准备,便撤围而退。

    06、平息王则起义

    1047年,仁宗召文彦博入朝,任命他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同年十一月,贝州王则起义,明镐对王则进行讨伐,很久也攻不下来。

    文彦博请求去贝州讨伐,于次年正月被朝廷任命为宣抚使,前往平息王则起义。

    文彦博至贝州城下,一面让官军猛攻北城,另一方面在南城挖地道,直通城里。

    闰正月,官军攻入城中,王则被捕,老百姓夹道欢迎,对文彦博感激不尽。

    文大人主动请缨,一战成名,奠定了自己在大宋朝长达五十多年的稳定地位。

    07、推荐人才,裁撤兵员八万

    文彦博为相后,向朝廷推荐张瑰、韩维、王安石,说他们恬淡名利,有道德、讲原则,请求对他们进行褒奖以激励风俗。

    北宋“冗官”、“冗兵”和“冗费”的“三冗”问题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文彦博主动触碰。

    并同枢密使庞籍商议裁省兵员,总计裁撤为民以及支付原俸禄一半的士兵和将佐共八万人。

    对这件事,当时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些人一定会聚为盗贼,仁宗对此也感到疑虑。

    文彦博说:“假使这些裁撤的兵士要作乱,臣死也要把这事平定下去。”

    他的谋划终于执行,而裁撤的兵士也没有闹事。

    08、仁宗病重,留宿宫廷,斩杀禁卫

    1055年六月,文彦博再次担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与富弼同一天被任命,士大夫都以朝廷得人为庆幸。

    1056年正月,仁宗在临朝受文武百官参拜时,突然发病,被扶入宫内。文彦博叫来内侍史志聪了解情况。

    史志聪说:“宫里的事我不能向外泄露。”文彦博叱喝他说:“你们在宫廷里来来往往,却不让宰相知道天子的身体状况,目的何在?

    自今天开始,如果陛下病情加剧,一定要告诉我,否则,以军法从事。”

    他还与同僚刘沆、富弼计谋开启大庆殿,设醮祈祷,并留宿大庆殿外的小屋。

    史志聪说:“从来就没有这样的先例。”文彦博说:“这个时候,还能考虑有先例没先例吗?”

    开封府知府王素半夜扣打宫门,宣称要报告谋反的事情,文彦博不让他进来。

    第二天早上,王素说有京师禁卫告诉他都虞候要作乱。刘沆主张逮捕都虞候,加以审理。

    文彦博把都指挥使许怀德叫来,问都虞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许怀德说他可担保都虞候不会谋反。

    文彦博说:“那么这事是禁卫有怨仇,诬告都虞候而已,应该立即把这禁卫杀了以安定众心。”

    于是请刘沆把案情做个结论,把禁卫在军门前斩了,并请刘沆亲笔对案情做个结论。

    09、妥善处理六漯渠事件

    在这之前,富弼采纳官员李仲昌的计策,从澶州商胡河贯穿六漯渠,使之流入横垅旧道。

    北京留守贾昌朝一向讨厌富弼,暗中勾结内侍武继隆,想陷害富弼。

    他指使司天官二人等执政大臣在一起讨论朝廷大事时,于殿廷宣扬国家不应该在北方开河渠,导致仁宗身体欠安。

    文彦博明白了他们用意所在,但没有采取办法加以制止。

    过了几天,这两个司天官又上书,请仁宗皇后一同处理政事,这也是武继隆所指使的。

    史志聪把司天官的上书拿给执政大臣看。文彦博看了以后,把它藏起来,不给其他同僚看。

    文彦博不慌不忙地把两位司天官叫来盘问,说:“你们今天有些话要讲吧?”

    二位司天官回答:“是的。”文彦博说:“天文变异,你们的职责就是要如实反映。

    但怎么随便参预国家大事?你们的罪行应该株连一族。”二位司天官害怕,面色都变了。

    文彦博说:“我看你们不过是狂狷愚蠢罢了,不忍心治你们的罪行,但以后不能再这样了。”

    两位司天官退出去后,文彦博才把司天官的上书给同列看,众人都非常气愤。

    他们说:“这些家伙竟敢如此僭越而上书,你怎么不把他们给斩了?”

    文彦博说:“把他们斩了,事情也弄大了,恐怕引起皇后不安。”众人都说:“想得周到。”

    不久朝廷议定派遣司天官核实六漯渠的方位,并派二人前往。武继隆代表他们请求留下。

    文彦博说:“他们本来不敢乱说,有人指使他们这样干罢了。”武继隆沉默不敢回答。

    二位司天官到了六漯渠,害怕究治前面所犯罪行,改而说六漯的方位在东北,不是在京师正北面。

    仁宗病愈,文彦博等人才从大庆殿回家。在仁宗生病的这些日子里,京师吏民担心害怕,靠文彦博、富弼老成持重,众人的心情才得安宁。

    刘沆在仁宗病愈后偷偷告诉仁宗说:“陛下身体不好时,文彦博曾擅自诛斩报告谋反的人。”

    文彦博听到了后,把刘沆的判词呈给仁宗,仁宗的疑虑才消除了。御史吴中复请求把唐介召回朝廷。

    10、淡泊名利,推辞立太子之功,拒绝位居宰相之上

    宋仁宗病好了之后,为了政权稳定,文彦博等人多次请求尽早立太子。最终,仁宗选定了英宗,由韩琦等人辅助登基。

    1063年,仁宗驾崩,宋英宗赵曙即位,任命文彦博为成德军节度使,文彦博多次上表,请求能够让自己守完母丧,朝廷允许。

    文彦博守丧完毕后,官复原职,判河南府,英宗下诏命他到朝廷拜见。英宗对他说:“朕被立为太子,是你的功劳。”

    文彦博严肃地回答:“陛下被立为太子,承继帝统,是仁宗皇帝的意愿,也是皇太后(曹皇后)襄赞之功,臣没有什么功劳。

    英宗说:“让先帝有所裁择,以及开始创议,你都对朕有恩。”文彦博谦逊地回避,不敢认为有功于英宗。

    1069年,神宗任命陈升之为宰相。下诏说:“文彦博是世人所敬仰的名臣,令陈升之官位在文彦博之下,以符合朕的礼贤之意。”

    文彦博说:“大宋的枢密使职,没有在宰相上面的。只有曹利用曾经在王曾、张知白上。

    臣下对礼义难说全懂,但不敢仿效曹利用所为,以紊乱朝廷礼法。”他坚决推辞才没有使自己位在陈升之之上。

    11、注重调查,直言进谏,叫停治理黄河的事

    1078年黄河水患泛滥,当时负责黄河治理工程的宰相王安石提出用“浚川耙”来疏浚河道。

    文彦博走访了很多水患多发地区后,发现用“浚川耙”效果甚微。

    而朝中百官怕扫了宰相王安石的“面子”惹祸上身,谁也不敢说出实情,让这项“面子工程”大行其道,劳民伤财。

    文彦博直言进谏,“黄河的水患用浚川耙根本无济于事,即使愚蠢至极的人都知道没有效果,我不愿跟着他们胡说欺骗您。”

    宋神宗派人调查后,发现结果正如文彦博所说,随即叫停了“面子工程”

    12、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请辞外调

    西夏进犯大顺时,将帅李复圭把阵图和方略授给钤辖李信等人,命他们出战,等到失败后,他却诬奏李信有罪。

    文彦博把其中的是非暴露出来,而宰相王安石曲意诛杀李信等,秦地人认为他们都冤枉。

    庆州兵乱,文彦博对神宗说:“朝廷施政,务必符合人心。应该兼采各种意见,以静重为第一要务。

    陛下励精图治,而人心不安,恐怕是法令改变太大的缘故。祖宗之法未必都不能实行,不过是有偏而不全的弊端而已。”

    王安石知道这些话是针对他来说的,起来反驳道:“谋求为百姓除害,怎么做都行。

    若万事都拖拖沓沓,那是西晋亡国之风,对国家的治理有什么好处?”

    御史张商英欲依附王安石,指使枢密院以其他事动摇文彦博,张商英由于事实不真而被贬斥。

    文彦博在枢密府任职九年终因激烈地争论说市易司监卖果实,有伤国体,并引起百姓怨恨,因此引起王安石的嫉恨,最后请求辞职。

    13、镇定自若,巧化危机

    文彦博在成都任职时,曾经在一个大雪天中宴请宾客,夜深了还没有散席。

    随从的士兵有人大发牢骚,并且把井亭拆掉烧了避寒。

    一个军校把这些向文彦博报告了,席上的宾客听后都吓得直打颤。

    文彦博镇定地说:“天气也确实冷,就让他们把井亭拆了去烤火吧。”

    说毕神色自若地继续照旧饮酒。随从的士兵们泄了气,再也没有找借口闹事。

    第二天,文彦博查问清是谁先动手拆井亭,把此人杖责一顿押送走了。

    14、神宗奖赏立太子之功,文彦博竭力推辞

    1080年,王尧臣之子王同老说起仁宗至和年间议论立皇太子的事,文彦博恰好入朝。

    神宗询问他,文彦博对神宗说:“英宗皇帝天命所在,国家政权有归宿。

    这实在是仁宗皇帝了解儿子的贤明,慈圣太皇太后拥佑之力,臣下有什么功劳可言?”

    神宗说:“虽然是天命,但也靠人谋,您品性深厚,不宣扬自己的善德,阴德如丙吉,真是定策的大臣,是国家的依靠。”

    文彦博说:“像周勃、霍光等,才可算是定策的臣子。后来,韩琦等终于把大事办成,主要是韩琦的功绩。”

    神宗说:“开端更难,当时仁宗高皇帝的意向已定。嘉佑年末,只不过是把以前的诏命再复述一遍而已。

    将到河南府任职,神宗在琼林苑赐宴,并两次派宦官送给文彦博,时任都认为此事十分荣耀。

    15、让洛水入洛阳,为洛阳城老百姓带来便利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文彦博求请辞职回家,以太师职位致仕,住在洛阳,

    洛阳人邵雍以及程颢兄弟都以儒家道统自重,对待文彦博如布衣之交。

    神宗曾想把洛水通过汴京,但主管者却堵绝洛水,不让洛水入洛阳,洛阳城里的人都为此事烦忧。

    文彦博趁宦官刘惟简到洛阳的机会,把其中的情况反映了。

    刘惟简将此事告诉神宗,神宗特诏洛水如以前照样通行,于是洛阳城得到了无穷的便利。

    16、名闻四夷

    1086年,辽朝派使者耶律永昌、刘霄来访问,苏轼接待,同使者一起拜谒哲宗。

    在殿门外使者望见文彦博,退立改容说道:“这是潞国公吧?”并问文彦博年寿。

    苏轼回答后,使者说:“年寿如此高,但身体怎么这么健壮。”苏轼说:“使者还只看到了他的容貌,没有听见他说话。

    他综理各种事情,极其精练,即使少年也赶不上;他学问贯古通今,即使专门名家也有不如。”

    文彦博回洛阳后,西羌首领温溪心有匹名马,请求边境官吏,愿意把名马赠送给文彦博,哲宗特诏允许。他被别国人崇重达到了如此程度。

    17、被当做司马光朋党,被贬离世

    1097年,章惇执政,言官议论文彦博与司马光是朋党,反对王安石变法,诋毁神宗,于是将他由太师降职为太子少保。

    同年五月四日,文彦博逝世,享年九十二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宋重臣文彦博,淡泊名利,一心为社稷着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ay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