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因经常晚上加班,久坐导致患有严重的颈椎病,经别人推荐,认识了老杨 —— 一个很不错的推拿师傅。
老杨双眼全盲,看不到任何东西,但是他手法很好,人也厚道,所以我几乎每周都去光顾他的生意,并且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缓解病痛的作用。
就这样,一来二去也就混熟了,推拿过程中我们经常闲聊。从他口中得知,他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儿子,就读于省内某普通本科院校,听说前段时间在准备考研,想要报补习班,费用是两万多。相比他每个月辛苦赚来的五六千元的工资,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老杨眉头都没皱一下,立即给孩子转过去。他说自己因从小眼睛不好,没有读过几天书,所以希望儿子能成才,只要有机会,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读书。
后来,老杨告诉我:“我儿子考上了某某学校的自费研究生,虽然费用高了点儿,但是也不错!”从老杨的话语中可以听出,他对这个结果也挺满足。考自费研究生,即便不参加高额的考研辅导应该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最近这段时间,儿子又来电话,说跟老杨要钱换手机,看好了一款新出的苹果12,价值一万多块,我听后感觉心里大吃一惊!
一个双眼看不到任何东西的老父亲,辛辛苦苦靠给别人按摩推拿挣来的血汗钱,儿子花起来竟如此“慷慨”。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的学生们,穿着品牌服装,用着高档手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花起钱来毫不在乎,把父母的给予当做理所应当,叛逆起来,却六亲不认。
平安夜虽是洋节,学校也不提倡过洋节,但为了拉进和孩子们的距离,我还是和以往一样,亲手给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包装好一个精美的“平安果”,准备趁他们吃晚饭的间隙,给孩子们偷偷儿的放在桌洞里,制造一个小惊喜。
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下午班里一个孩子主动问我,“强哥,今天你给我们准备“平安果”了吧?”,我先是一怔,随后反问,“没有啊,我为什么要给你们呢?”她说:“同学们觉得你一定会给我们准备的!”一时间,我竟无言以对……
当班主任以来,我一直信奉教育需要仪式感,更要关注细节,有爱的教育一定可以赢的学生的认可,所以每当二月二我会给学生分糖豆,端午节“粽”香传情,中秋节分月饼等等,不放过每一个教育的契机。然而,久而久之,孩子们竟然把这种爱的给予当做理所应当。
这件事让我对自己的教育观念产生了怀疑,偶然的机会,我和一位老教师交流自己的困惑。她说自己并没有给所有的孩子分“平安果”,而是给那些送给老师“平安果”的同学回赠了一个小礼物,并告诉他们:这叫礼尚往来,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感恩的道理。
多么巧妙的教育智慧,我瞬间感觉茅塞顿开。原来不是我的做法不可取,而是缺乏对孩子们适时的引导和教育,而现在的孩子们恰恰就是缺少这种对感恩的认识。孩子们只管一味的索取,拒绝承担责任,其实属于典型的被“宠坏了”的孩子。从小想要什么都能得到,父母会尽一切能力满足,而通常他们还不觉得父母做得足够好,经常指责父母做得不够,甚至感到自己出生在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是个“受害者”。因此他们长大之后也会常常感到身边的人对自己不够好,进而不断地索取在他看来的“理所应当的待遇”。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公司每天早上都会给每个人发一个鸡蛋,A不喜欢吃鸡蛋,而B喜欢吃鸡蛋,所以每次发了都给B吃,B很快就习惯了,便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了。结果有一天,A把鸡蛋给了C,B就感到十分不爽,和A大吵一架然后绝交了。
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因为他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A的,A想给谁都可以,根本没有义务给他,最重要的是他忘记了感恩A曾经那么多次的给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直错误的认为爱学生,我就应该付出,如果我们不付出,我们就不“好”了,所以才会走进教育的“误区”。莫把给予当成理所应当,更不能贪婪的去索取,因为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义务一直帮助你、关心你,请好好珍惜和感恩身边每一个真心待你的人!
每月一次的生日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