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
洪庄杨中学 马婉怡
一.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过害怕的经历?
少尉飞行员的故事。我之所以能够成为孤胆英雄,就是因为小时候的那件事。引出作者。
评:作者的关联故事引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
二.作者简介
三.学习目标:
1.练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语句。
2.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把握人物形象。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
带领学生一起明确目标中的要点词语:默读,心理描写,生活体验,人生经验
评:出示目标后的提炼,既让明确了重点,又训练了一次提炼信息的能力。
四.朗读文章(5分钟)
解决生字词(开火车的形式读字词)火车要拐弯啦!向右。重点词语“纳罕”惊讶的意思。齐读两遍
五.走一步,探究内容
第一步
默读文章
要求,一分钟500字左右,四分钟左右读完,手拿笔,勾画出以下问题的相关句子。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3.那座悬崖有多高?
4.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
5.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6.故事的经过怎样?
7.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
8.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评:有明确的默读任务,有默读要求,有时间规范。()
通过提问,逐一明确答案。
再走一步
请同学来复述一下课文(2分钟的准备)
①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态度大方,条理清晰,能正确表达感情。
(挑了一名学生复述课文,略少)
评:梯度训练,明确要点内容,再复述课文
六.再走一步,探究心理
读8-18段
主人公“爸爸”和“我”
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心理变化。
句式:我从文中 句子,看出“我”
的心理,我觉得应该这样读。
教师先讲述例子,示范朗读。然后让学生仿照例子找出其他的。
学生1展示28段(连读3边,找感觉)
师提示:先别慌,看句式
学生2展示18段
师评价:一气呵成,非常棒,掌声鼓励
学生3展示26段
师评价:读的还可以,稍微提点意见,注意重音(这看起来我能做到;再一次,我做到了)
最后明确分析人物形象
爸爸:爱儿子,临危不乱,耐心,教导有方
“我”:胆小,弱不禁风,自信,勇敢
七.再走一步,探究文本
多角度地阅读,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1)“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那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如果自己是文中的“我”,会怎么做?
八.再走一步,抒发感悟
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有什么经验教训?
请以“那件事告诉了我 ”
写一个片段(可采用心理活动描写)
九.结束语
回扣开篇的故事
年轻没有失败,努力才会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