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的第29天)
相信你一定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时间管理的方法。
大到报课系统学习,小到日常使用最简单的清单法、番茄钟。
但我敢打赌,你对自己的时间依然无法掌控。
-
重要的事一拖再拖,小事经常丢三落四。
-
晚上睡得晚,躺下迟迟睡不着,睡眠时间短,白天工作困乏没精神。吃饭点外卖,想养成运动的习惯,但又没动力。晚饭后想读书、写英语,又没精力……
-
牛人们都4、5点起床读书和写作,可自己却在床上赖到最后一刻,直到要上班迟到了才慌慌张张起床。
我从几年前就零零散散学过一些时间管理的知识。
但实践下来总是跌跌撞撞,走走停停。
-
比如早起打卡结束后,又会回归到往常;
-
每日计划的待办事件总是完不成;
-
设定好的番茄钟也会忍不住玩手机。
你会发现,单独看每一种时间管理方法都很有道理,很有用。
但是一旦将其纳入到生活里,就会显得格格不入。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将市面上常用的时间管理方法汇总如下:
1. 按照时间分: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2. 按照任务分:事务型任务、常规型任务、高价值型任务;
3. 按照事件分: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
4. 按照大类分:生活、日常、工作、睡眠、休息、娱乐;
5. 按照大脑分:本能脑、情绪脑、理性脑;
6. 按照精力分:脑力、心力、体力;
7. 按照人物分:自己、亲人、伴侣、朋友、同事、其他人;
8. 按照场景分: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好看时间、好玩时间、心流时间。
...
以上这些分类方法并不是我个人的胡思乱想,
而是在很多时间管理书籍中都可以找到的。
不难发现,只要你愿意,
你可以按照任何的分类方法将你的时间进行划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间管理几乎包括了大多数我们生活需要掌握的知识。
它绝不可能用一种或者几种方法就可以彻底解决掉的。
那这个发现有什么用?
我发现很多人对时间管理一直有个误区,或者说不同的误区:
-
本末倒置:学习了时间管理,忘记了是为生活服务的,然后被方法所困;
-
循规蹈矩:认为一种/几种方法就可以彻底解决掉目前的问题;
-
有始无终:盲目学习,只是为了学而学,没有目的和方向。
通过对时间管理的认知升级。
往大的说,时间管理只是一个工具名词而已,背后是需要庞大的、完整的、系统的一套知识理论技能来支撑的。
往小的说,时间管理的本质也很简单,其实就是如何平衡我们自己和外界的关系,也就是生活本身。
举个生动形象的例子:
如果每个人的终极目标都是一座山(当然也可以是几座山)。
你需要借助登山杖、登山鞋、冲锋衣、登山包、通讯设备,吃的用的等等一系列装备,在我们有限的时间里登上山顶。
如果缺失了任何一个物品或者哪件物品无法满足你当前的需求,那么都不能保证让你顺利地登上去。
其中这些装备就是你的睡眠、休息、身体、精力、家人、朋友等等你人生路上重要的东西。
而我们想要成功的到达目的地,就要学会使用各种知识来管理它们。
所以时间管理本身只是一个概念。
时间本身也并不属于我们。
我们能管理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生活。
到此,我们对时间管理就可以从一个更加客观、更加宽广的视角来看待它。
重新再理解以下几个原则,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
避免间歇式兴奋,而要持久式精进。
-
源源不断的行动力来自笃定的内心和明确的方向。
-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
确保我们的节奏不被打乱。
-
一次只做一件事。
-
减少“事务性思考”时间。
-
刻意训练。
没错,生活是需要我们一点一点认真打理的。
我们活着都是向着某个终点前进的。
眼下学习哪种时间管理的方法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你的终点是哪里?
当你清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自己:
-
为什么要早起?
-
为什么要读书?
-
为什么要运动?
-
为什么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
为什么要去做时间管理?
如果你觉得一辈子的时间跨度对你来说还太长,想不到那么远。
那5年后,如果你所在的环境因你而改变,是因为你做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