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说我的孩子一考试就紧张,怎么办?”
“老师,我考试就会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唉!”
很多家长学生和我聊天时,总会把话题引到考试上,倾诉考试带来的烦恼。
如果临近考试,我自然侧重于考试焦虑的辅导,比如调整呼吸、睡前冥想、运动放松、穴位保健、音乐减压等等方式。
如果是平日学习,我就会和孩子一起谈学习的节奏,时间的规划,学习方法的运用,甚至一起讨论学习目标、人生目标等。
今天,在某班级里做了一次生涯探索,用画图的方法来呈现“十年后的自己”。
我看到同学们画的各种预期职业,最多的是教师和医生,其次还有公务员、电脑程序员、警察、演员等等,甚至有的同学立志当作家。图片上的他,坐在一台电脑后面,手拿着鼠标在挥洒。丰富多彩的画面告诉我,这真是对未来的一次自由畅想!
看完之后,我最想说得是:图画很美,梦想很美,一定要让努力与自己的期望相匹配!
只有孩子们清楚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才会更加注重平日学习,把学习知识当做核心任务,不怕付出,真正地做到张驰有度,而不是如逛公园般休闲舒适。
我从教二十多年,能够感受到教育氛围的变化。如今学校教育整体上力度减弱,很多问题学生老师不敢严厉管教,学生对老师权威不感冒,导致老师在学习方面的引领也被轻视。
我观察到的是,很多同学的精力非常分散,课堂上注意力不能集中,对于苍蝇在投影屏幕上爬行,有人在课堂上出了某种意外小状况等诸如此类的小插曲格外兴奋,集体呈现出围观、大笑、嬉闹的姿态,并习以为常。
在如此的集体氛围里,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和明确的目标,个人很难独善其身。没有安静的学习氛围,在飞扬浮躁的环境里,保护注意力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有些优生不知不觉被带到沟里。
可是,临近考试,老师们家长们包括学生自己都会意识到成绩的重要性。这时候,压力明显增加,有的学生就会格外看重成绩,把精力用在患得患失上,用在考场的投机取巧上,用在为自己找各种失败借口上,本来薄弱的学习基础更被沉重的心事碾得七零八落,整个心情处于低谷中。
在考场上,即使遇到熟悉题目,也容易出现“舌尖现象”,就是想不起来。最让人郁闷的是,出了考场,或者发了考卷,又会顿悟:“这个题我本来是会做的啊!”
还有的同学会和家长老师说:“我就是粗心!要不,我能把某某提做对,加上二分,又能把某某题做对,加上五分。”可惜,这些都是逃避失败,自我辩解的借口,真实的原因就是功夫不到家!只有承认原因,才能在平日里严格要求自己,否则,这样的场景会循环往复。
解决考试焦虑,功夫在平时。只有把平日学习调节好了,才能在大型考试来临时,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用完整系统、已经内化的知识网络来应对考题的千变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