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有一样必修课——管理自己的情绪
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喂养人,如果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经常情绪不稳定还会导致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恐慌、敏感、叛逆、自卑内向甚至反复生病。
胡适在《我的母亲》中说过:“世间最可厌恶的事情,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一个家庭来说,妈妈是根,孩子是花朵,想要花朵开得艳丽,首先得保证根没有烂掉,能持续提供养料,而妈妈的情绪稳定,就是孩子成长最有利的养分。
再来看看今年发生的两起案例,都是因为母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酿造的无法挽回的悲剧。
今年一月份,武功县女子胡某在家辅导儿子学习,因为儿子学习不用心,胡某一气之下对其进行殴打,导致头部多处受伤。
次日凌晨4时许,胡某发现儿子呕吐后紧急送医,不幸的是抢救无效死亡。后经法医鉴定,孩子生前遭受钝性外力多次击打头部,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呕吐,再加上误吸引起呼吸道阻塞窒息死亡,最终妈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上个月7岁的小英和爸爸妈妈以及妹妹一起吃饭,妈妈因为嫌弃她吃饭慢,不断警告:“你再吃这么慢,我就打你了”。之后就让丈夫抱着小女儿离开,插上卧室的门,拿起一根铁棍,对她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殴打。
事后爸爸看到女儿小英带着一身的伤正在喝水,他心疼地把孩子抱起来,女儿委屈的告诉爸爸“爸爸我想吃雪糕!”当他去拿雪糕的时候,妻子不仅阻止,结果自己还被打了一个耳光,小英最终也没吃上一口雪糕。
直到下午五点多,孩子一直喊肚子疼,在去医院的路上,这个暑假过后就本该上一年级的女孩子,就此永远离开了世界。
实在是无法想象,孩子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仅仅是因为辅导作业和吃饭慢,妈妈就能对自己的孩子下如此重手!
妈妈不良情绪带来怎样的后果?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
他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然后让母亲再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无论孩子怎样做,母亲都一直面无表情。
1、实验开始前,母亲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情绪很好。
2、实验开始之后,母亲面无表情,孩子很快察觉变化,想要引起母亲注意。
3、孩子继续与母亲互动,想要获得反馈,可母亲仍然面无表情。
4、实验最后,孩子负面情绪增多,开始大哭。
实验证明:在母亲对孩子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他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
妈妈们情绪不稳定的原因?
1、不尽责的丈夫
听到很多妈妈在聊起自己丈夫都可用一句话代替——呆在那儿什么都不干
很多爸爸工作一天回到家就是葛优躺,稍微帮个忙,就不停地喊累。所有带娃的事情全部交给老婆,有时间看电视玩手机,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更有甚者是连妻子也懒得搭理。
长期下来孩子感受不到父爱,妈妈们感受不到丈夫的疼爱,定然是怨气冲天、牢骚满腹。最终还可能变成一个怨妇型妈妈,导致孩子们听的是怨,看的是怨,学到的也只能是怨。
2、生活的压力
由于现在社会的发展和家庭压力,很多妈妈早早的就离开孩子步入职场,白天在职场上忙碌,晚上回到家还需要做饭、处理家务、照顾孩子,以致于一整天都处在忙碌的状态当中。
即便是休息日也还是有很多生活上的琐事需要处理,仿佛永远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时间长久,身心疲惫,自然而然的影响到自身的情绪,就像一个燃爆点,稍不注意就可能随时引爆。
3、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是千百年来都难以解决的难题,由于生活的年代不同所以无论是人生观念、生活习惯、教育方式都存在着巨大鸿沟若是再加上丈夫的不作为,不知道安抚好两方的情绪,那么婆媳矛盾会越来越深,每个人的情绪也会急剧恶化,整个家庭都会陷入一种紧张和焦虑当中。
妈妈们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1、接纳自己以及孩子的不完美
不管是自己还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总是想着让孩子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可恰恰连我们自己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当我们管教孩子的时候,我们自己对自身的否定以及焦虑,加上孩子不听话会导致不良的情绪一直在传递给孩子,并持续破坏性地存在于大人和孩子之间。
因此无论身边的小家伙多么的调皮捣蛋,自我感觉多么的差,都不要强制性的赋予彼此太大的压力,不要过分比较,放开身心,拥抱自己,接纳孩子。
2、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对于孩子来说这个世界是充满无限美好和生机的,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我们会感受到自生活中更多的美好和趣味,更会拥有一场纯粹的体验。
《小王子》一书中写道:“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有一次我的女儿胡乱哭闹我束手无策,没办法我也蹲在地上和她一起哭,没想到女儿不仅停止了哭泣,还反过来安慰我!这就是我们陪伴孩子的好处,找回初心,善待自己和生活。
3、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
不要因为生了孩子变成了妈妈,就缩小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内容。我们的每一天都可以很忙碌。但是忙碌不是懒惰的借口,找到一个感兴趣的领域,不论是烹饪,还是园艺、阅读、写作等都可以充实我们的内心。
有了成就感,精神充盈,实现了自我价值,才能有幸福的感觉,我们幸福了,快乐了,才能更好地照顾好家人。
4、做美美的自己
很多妈妈生完孩子以后就荒废了自己,身材走样、皮肤粗糙、人也变得不爱打扮自己。
其实装扮自己,不仅仅是为了让别人去看,也会让自己更加的自信,无论是外出还是送孩子上学,多一点仪式感,让自己看起来显得比较精干、优雅,这才是一个做妈妈的样子,当然心情也会随之美丽起来。
5、做一个内心强大的妈妈
莫言在《母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
难以想象在经历了莫大的苦难之后,面对艰苦的环境依然拥有一份乐观的心境,可想而知莫言老师的母亲内心是有多么强大!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位妈妈都需要学习的。
妈妈内心强大,并学会如何与家人相处,才能在生活中处之泰然,宠辱不惊,而这种淡然与平和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料。
台湾心理学博士洪兰女士说:“从人类演化角度看,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从我们自身出发好的情绪会让我们身心健康,从而在生活中也会充满活力。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一个快乐的妈妈则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因为你的样子决定了未来孩子的样子。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紫苏灵儿 定时分享育儿和养生知识哦!
文中动图均来自soogif 其他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速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