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对孩子而言,各种规矩、约束都来了,不管孩子情不情愿,毫无疑问,孩子是需要管教的。玛格达·格伯曾说:“缺乏管教并不是和蔼,而是忽视。”
俗话说:有边界,才自由。健康、有效的管教,对孩子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而如何健康、有效的管教,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
那么如何以不让孩子羞耻的方式管教好他呢?以下是一些指导原则。
1、首先建构可预测的环境和切合实际的期望。
可预测的日常生活使孩子可以预料到大人希望他们做什么。这是管教的第一步。而切合实际的期望则是要求我们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提出合适的期望。比如我们不可能指望学步期儿童在聚会晚宴上始终中规中矩或者陪我们到大商场里逛整整一个下午,也不能用各种规定的活动把他们的日常安排得满满当当。
像上次商场电梯事件,固然有大人监护不力、小孩子过于顽皮安全意识低等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陪大人逛商场觉得无趣,小孩子又闲不下来,去玩电梯造成的。
2、不要害怕孩子的不当行为,或者以为只有自己的孩子才有这些行为
父母通常担心孩子顽劣不堪、欺负弱小、逞强好斗。当父母透露这些担心时,可能导致孩子将负面的角色内化于心,或者他们会注意到父母的这种紧张,而这常常加剧了那些不当行为。
我们不要给孩子的行为“贴”上某种标签,相反,要学会平静地制止不当行为的出现,从而在萌芽期就开始遏制这类行为。如果学步期孩子把皮球扔到了你的脸上,试着压制你的怒火。他并非由于不喜欢你而那么做,同时他也不是坏孩子。他只是以学步期儿童的方式询问你,他需要在怎样的“边界”内活动,而在此之前,他还不知道这样的界限。
3、像公司里的CEO那样迅速而平静地予以响应
寻找适合的语气来设定界限,可能需要进行一些练习。我一直鼓励在这方面犯难的父母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成功的CEO,把孩子想象为一位受到尊重的下属。CEO往往颇有自信地引导和引领着公司员工,不会采用不确定和有疑问的口吻,也不会变得雷霆震怒或者极度情绪化。我们得让孩子感到我们对他的行为并不紧张,在规定的制定上也不会自相矛盾。当我们毫不费力地掌控着局面时,他会找到安慰。
责备、情绪化的响应、痛骂和惩罚等,无法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并且可能给他们制造愧疚感和羞耻感。简洁明了、就事论事地告诉他们:“我不让你那么做。如果你再扔,我要把它拿走了。”同时要阻止那一行为,才是最佳反应。但是要马上做出反应。一旦时机已过,便只能等待下一次机会了。
4、用第一人称交谈
儿童学步期是父母为坦诚直接的交流而改为第一人称的好时机。孩子会试探着触碰界限,以便澄清规则。父母通常习惯于称他们自己为“妈妈”或“爸爸”。当我们说“妈妈不想壮壮打狗狗”的时候,便不是在与孩子进行直接的交流(即“你”和“我”之间的交流),而这种直接的交流是他需要的。
5、不要采用隔离
我坚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需要运用简明和坦率的语言。不建议采用隔离之类的花招来控制孩子的行为或者惩罚他。
如果孩子在公众场合表现了不端行为,那通常表示他累了、缺乏控制,需要离开此地。带孩子回家,是处理这个问题的一种敏感和尊重的方式,哪怕孩子正在踢打和哭闹。有时候,孩子在家也发脾气,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静静地陪着他,直到他能够重新控制自我。
6、承担后果
孩子只有在亲身体会到自己的行为导致的自然后果而不是与之没有关联的惩罚(比如隔离)时,才最容易服从管教。如果孩子乱扔食物,那么他吃东西的时间到此结束。如果孩子拒绝穿衣服,那么今天就不去公园玩了。为人父母的这些反应,会让孩子产生公平的感觉。孩子可能仍会对这个结果做出消极的反应,但不会觉得受人摆布或者感到羞耻。
7、让孩子能够自由地表达情绪
孩子需要我们制定一些针对行为的规则,但当他们对这些规则和界限(或者,其实是对其他任何事情)产生了情绪化的反应时,我们还应当允许甚至鼓励他们的反应。孩子需要表达愤怒、失败、困惑、倦怠及失望,尤其是因为我们设定了某条限制,让他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我们要让孩子能够自由地表达他的这种感觉,不对他的表达做出主观评判。有时,他也许想要手里有一个枕头来捶打几下发泄一番,给他一个吧。
8、无条件的爱
如果将收回我们的感情作为一种管教方式的话,会让孩子以为我们的爱与支持是有条件的,而有条件的爱将由于他短时间表现出来的不当行为而消失。就不能在孩子的心中培养起安全感。阿尔菲·科恩曾在《纽约时报》上写过一篇题为《当父母说“我爱你”意味着“按我说得做”时》的文章,文章揭示了这种有条件的爱的育儿方法的种种害处,并且指出,孩子会因此变得怨恨、不信任和不喜欢父母,感到愧疚、羞耻和缺少自我价值。
9、永远不要打屁股
对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最有害的是打屁股。打屁股是其他暴力行为的预示信号。爱丽丝·帕克在《时代周刊》上撰文《打屁股的长期影响》指出,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一些最确切的证据证明,孩子在短期内对打屁股行为的反应,可能在更长时间内表现得更加激烈。在参与研究的近2500名小孩中,3岁前更加频繁地被父母打屁股的孩子,到5岁时可能比其他孩子更具侵略性。”
我们不可能用爱来故意地使孩子遭受痛苦。然而令人悲伤的是,孩子通常学会了将两者联系起来。
爱孩子,并不意味着时时刻刻都让他高兴,并且一味地避免和他对着干。
做父母的不能过于严厉的打骂和惩罚,那会让孩子感到羞愧;也不能过于心软的放纵和妥协,那会让孩子缺乏分寸。
孩子值得我们采用直接而坦诚的反应,以便他们可以将是非观念内化于心,形成真诚的自律,这是尊重他们和被他人尊重所需要的。
育儿的目标是让孩子内心的自律、自信和快乐通过配合家长的行为表现出来。
只有温和而坚定地引导孩子,确立清晰明确、始终如一的规则,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和配合,养育出自信又自律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