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事件一: 最近刚考出驾照。上海从科目二考出来,要等三个月才能报考成功科目三,而科目三如果没考过,要再等三个月才能再进行下一次报考,再不过还得等3个月。师傅说如果想保证过,可以买"保险",即花钱打点关系。我们一起学的三个女的都毫不犹豫地选择花钱消“灾”。因为听说如果不打点,考官会刻意为难。 回到家里,我和老公提了这事,他非常气愤,说:“社会上就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人,才纵容了这样的风气!给什么钱!如果是我,我是不会给的。考官如果为难我,我去投诉他!” 第二天,和我一起学车的姐妹说他的老公的反应如出一辙,也说为什么要给?风气就是被我们这样的人搞坏的。。
事件二:这件事令我想到儿子读幼儿园时给老师送卡的事。孩子刚入园时,听说有些家长会给老师送卡。由于我们不是本地人,加上确实存在一部分上海人有排外心理,儿子那么小担心会在幼儿园受委屈,其实并没想要老师特殊照顾,只希望能平等对待就行。 于是和老公商量也准备给老师送卡。他不同意,说“:教育是老师的本职工作,他们如果对孩子不好,区别对待或者存心找茬,我就去投诉他们。” 这个理由,当时,我连反驳都懒,只是在心里想,为什么我与他就像不是在一个世界里长大的人呢? 即使老师真对孩子不好,我们去投诉了,只要老师还继续任职,她就会有一万种隐形的方式让你的孩子不好过。在那个时候,我宁可相信那句话“不要高估对方的人性”。而他,就好象是外星球空降而来,相信正义一定能占上风。 过了几年,我表妹的女儿要上幼儿园了,她有了同样的担心,和我聊起这事,说也想给老师送卡,但他老公坚决不让送,理由和我老公差不多。
事件三:记得在儿子三岁时,我们一家去公园散步。我们走累了想休息,长椅都坐满了人,其中有一个醉汉一个独占了一张长椅,老公走向那醉汉,礼貌地请醉汉腾出些空间给我们。醉汉没理他,旁人赶紧冲他挥挥手,示意他算了。可是他坚持要醉汉让座,忍恼了醉汉,他们撕打了起来,我几次劝架说算了要拉他走都无效,他的眼镜被打碎在地上,在其他人的拉架下才算平息。回家途中,他火气极大怪我当时不帮他,说:“人家的老婆都会上来帮忙,你却拉我走,有你这样的吗?” 而当时我心里想的根本不是要如何帮他打赢那场架,考虑的全是如果殃及到在场的孩子怎么办?如果他在这次事件中出了事,以后我和孩子怎么办?
经历了这几件事,我分析了一下,之所以男性在处理事情时会更不妥协,而女性会更保守选择息事宁人,也许是与人类进化过程中,女性的主要职责是生育和保护后代,女性在体型和体力上都处于劣势,尤其在远古那么艰险的生存环境下,如果女性选择事事出头针锋相对而不是妥协保全,那么就会置幼小的后代于危险境地。她们秉持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生存策略。男性的特质里天生具有掠夺性和攻击性,古代男性负责狩猎养家当然也承担保护,但他们的保护方式是“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他们认为你要有能力抗争,才能保护自己。
学车姐妹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反驳他老公:“风气是这样,为什么要是我们出头?” 同样的意思,我在家也表达过:”枪打出头鸟。为什么我们要作出头的那一个?息事宁人不好吗?我不想做改革者不想做牺牲品不想做垫脚石,只想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活下去。” 当然,我很清楚,如果人人都这样想这样做,那么社会未来就没有公正美好和希望可言。
有时候,我也会怀疑,不确定这是男性和女性的区别,还是我的圈子与外界的区别,有句话叫人以群分,也许只是因为我与我周边的人有同样的三观,才会聚到一块,也许圈子外是另一个世界。
(二)
有一个问题对我来说一直未解,我应该怎么去教育我的儿子?媒体上关于见义勇为而献出生命的报道,出于一个社会人的角度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我很是赞赏和鼓励!因为只有人人都疾恶如仇,在恶势力面前不退缩敢抗争,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安全安定。若大家只顾明哲保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同《奇葩说》里邱晨说的“这种三观笔直的问题,有什么好讨论的?!”
可我会想,如果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真的会鼓励我的儿子路见不平,不顾个人安危去与歹徒搏斗吗?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人健康平安,如果可以最好还能幸福。。见过的电视节目里采访英烈的母亲,无一例外地说孩子能为国家捐躯不后悔,如果重新选择,仍然会支持他们走那条路。 如果那条路,不是孩子自己的梦想,换作我,我无论如何做不到! 我会希望一切能够重来,会希望他的行事方式是能够 避过所有危及生命安全的方式。
在朋友圈的一个贴子里有好些案例,因为双方发生了一些小摩擦,大家互不相让,导致危机升级,最终非死即重伤。这个贴子里我记住了一句话:“在冲突面前,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危险性,不要高估了对方的人性。”它其实是在劝有理的那方,即使你有理也不要为了争那口气,最后连命都搭上了 。很多时候,到了最后你会发现,成本最低的解决方式其实是退一步。
可我又会想,这样的教育理念对一个将来要成长为顶天立地男子汉的男孩来说真的好吗?合适吗?这个世界,资源越来越有限,我们其实都是在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争夺资源。而一个男人倘若没有一点点的掠夺性,不知道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愤怒不懂得争取,生活势必会艰难。除了夺得一个“老好人”的称号,只能等待那永远等不到的他人的拱手相让。
提出这些,其实是我至今无解,是想知道除我和我的圈子以外的其他人的想法。 而我应该怎样去引导去影响去以身作则,才能让儿子成长为一个刚刚好的男人?即不激烈也不懦弱的知进退的男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