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原因,最近又去了一次鹰潭,勾起了曾经在鹰潭生活的点点滴滴。印象中的鹰潭,主城区方圆不过几公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用脚丈量完还不至于气喘吁吁。在这样的小城市生活,上班基本上用不上汽车,恐怕连电动自行车都是多余,很多人都是坐着“11路”公交去上班,马路上的男男女女似乎都练就了健步如飞的本领,也许这就是鹰潭人一个个精瘦的原因吧。这是一座充满运动气息的城市,她健康阳光富有朝气,带给人无限希望。
时间这狗日的,真是厌恶。小孩子小的时候,希望她快快长大,等孩子长大了,又骂时间这狗日的,没有一点礼貌,老是不打招呼就溜走,还跑得那么快,一眨眼离开鹰潭15年了,当年还在蹒跚学步的大女儿下半年就读高二了。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谁还有时间去管谁谁谁生活的怎么样。燥热的中午,当我坐在鹰潭公园的阁楼里,喝茶阅读的时候,曾经在鹰潭生活的一幕幕像放电影一样在眼前晃来晃去。这是一座端庄秀丽的城市,她不像大都市那样嘈杂,工作节奏没有大都市那么明快。每逢周末,鹰潭公园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那时候还收每次2元的门票),树荫下打太极的老妪,阁楼里下象棋的老翁,清潭中坐游船的稚子,步道上徒步中的男男女女。这不就是生活本应有的样子么。
曾经的鹰潭算不得繁华,今天的鹰潭也算不上发达,在时间的长河里她似乎越来越落寂。曾经在鹰潭站有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特别显眼“鹰潭是个好口子”,这是小平同志对鹰潭的定位。所以也有人说,鹰潭是座火车拉来的城市。那时候在鹰潭,我住在铁路新村,听名字就知道是铁路职工的家属住宅区。离火车站大约1公里,以前出差很是方便,八点半的火车,八点钟起床都能赶上。现在得提前两个小时出发,碰到路上堵车,公交车就变成了世界上最长的车。曾经的鹰潭,远近闻名,每逢春运,火车站候车室根本不够用,户外要架起好大雨棚才能容下从资溪、金溪、崇仁、余干等周边县市奔涌而来的打工族。如今的鹰潭,虽然建起来了高铁站,但是来这里中转的旅客越来越少了。要么自己县城本身就有高铁站,要么更近的地方有高铁站,所以她变得越来越落寂。曾经的交通要道,小平同志眼里的好口子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地理优势,但是发达的交通,依然给她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道教文化、悬棺之谜、铜业之都通过高铁,让更多的中国人民知道了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以前住在我对面的是一对老夫妻,是铁路上的退休干部,对人特别好。她儿女给他们送新鲜的蔬菜、鱼肉和水果的时候,她总会给我们家分一点。老太太每次都说吃不完,会坏掉。一年两年,我们成了忘年交,无话不说,无话不谈。但是好景不长,我租的房子,房东卖了,我不得不在附近租了套房子。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会每周串串门。由于我住在五楼,时间久了,老人家确实没那个体力爬上爬下,我的工作也越来越忙,所以慢慢的就断了来往,这也是我一定要买房的原因。租房,让我失去了很多朋友,孩子失去了很多伙伴。
小城市,因为地方小,要找份像样的工作确实不容易,所以那些找到了工作的朋友都非常珍惜。同事之间、厂商之间、客户之间都相处的非常好,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由于地方小,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虽不能说相敬如宾,但至少是和和气气。逢年过节的时候,当地的同事时不时会提点家里做的土特产来。同事家有什么红白喜事,我也会去凑个脚。就算分别10几年了,一个电话,还是可以聚在一起吃个饭,诉说当年的情怀。我记忆最深的是,我的客户知道我和我家人要离开鹰潭时,客户的爱人提前一个月给我家大妞手制了一件毛线衣,毛线衣虽然很薄很轻,但是这份情很厚很重。在以后的工作中,虽不能说人走茶凉,但确实没有再碰到过这样的客户。
相比现在省会城市的生活,我始终认为小城市的幸福指数更高。教育成本更低、住房成本更低、人际关系成本更低、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现在也只能是想想,省城虽然教育成本高,但是教育资源更丰富;省城虽然医疗成本高,但是可供选择的三甲医院更多;省城虽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漠然,但是这里的就业机会肯定比小城市更好。但,年纪大了,我还是想去小城市生活,我相信小城市会是个不错的养老之处。要不要在小城市先买个房,占个坑。唉,养老成本又增加了上百万的预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