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止一次,听见三岁半的女儿奶声奶气的唱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她笑靥如花的将这四句当儿歌一样的欢快的唱着。我很诧异,小小的她,究竟什么时候学会了的。肯定不是日夜陪伴她的外婆教的,小学未毕业的外婆,估计都没听明白她唱的渊远流长的《三字经》。应该也不是幼儿园老师教的,三月初才送去幼儿园,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她还在学习独自一人的生活自理。欣慰的是,读书不多的母亲,在入园之前最喜欢带宝贝去周边各个幼儿园参加免费活动,而不是带她去棋牌室听稀里哗啦的麻将响。宝贝轻松愉悦的接受了离开家人的另一种生活,同时,耳濡目染了更加美好的国学经典。
可是,我马上发现,宝贝反反复复会唱的,也只有《三字经》的头四句。看她兴致很好,我接着教“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我教一句,她开心的跟着唱一句。最后,尴尬的卡在了“断机杼”。我知道我可以掏出手机问度娘,只是,在小小的她看来,手机除了接打电话,就是一个功能特别齐全的玩具。我不能在她兴致勃勃的学习之时,光明正大的掏出“玩具”来摆弄。显然,宝贝还沉浸在会唱到“断机杼”的喜悦之中,完全不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失败感,已像雨后春笋一般,“噌噌噌”的在我心头之上野蛮生长。趁着她熟睡之际,我竟然像做贼一样,赶紧在当当网上下单,给自己定购了一套包括《三字经》、《弟子规》等在内的共14册幼儿启蒙读物,并下定决心,先自己全文背诵她已经接触了的《三字经》。
记得女儿出生的第二年,有一次得到一个机会去北京游玩,那时初为人母的我,俨然还是一副小孩子的顽劣性情。去之前跟友人聊天,友人问去北京干什么,我调皮的回答:“去帮宝贝选学校,看看将来上清华还是北大。”友人更是配合的回了一句“要不要顺便去中南海转转,看看你家宝贝以后能不能住习惯?”欢乐之余,我跟友人都有一种笃定的信念:也许这辈子自己成不了伟人,倒是很有机会能成为伟人的妈妈!才过几年的光景,便被现实“啪啪”打脸,连个《三字经》都不会背。这才意识到,“伟人的妈妈”才更像一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历练。言教不如身教,试问,一个不怎么读书的妈,又如何培养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娃?
很感谢曾经上学时,每天的第一堂课是早读。也许当初更多的是背诵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但若干年后发现自己记忆能力尚可,理解能力还不算太差。时间,总是怀着一种公平的道义。这个季节,春天的诗已被春天写满,唯有珍惜当下,不断进行自身升华,期许还能有机会跟着孩子一起成长。也许,将来的某一季桃花盛开时,还能轻松自然的告诉宝贝,何谓: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