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学习第四天(陆澄录1)

作者: 春来草自青53d3 | 来源:发表于2017-07-24 21:36 被阅读0次

2017.7.24

1、主一之功

        陆澄请教王阳明先生什么是“主一之功”,他说古代的儒者提倡做什么事要专注在什么事情上。其实不只儒家,佛家也这样提倡。他们提倡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读书的时候专心读书,走路的时候专心走路,这样就是在练习我们的无念。

    专心做一件事就是“主一之功”吗? 专心吸毒,是主一吗?专心聚敛钱财是主一吗?专心女色是主一吗?专心诈骗是主一吗?不是!这是“逐物”,虽然精神集中于某一处,但心被事物所牵引而驰骋于外,甚至专注之事为非正义之事。  此“一”是“物”之“一”,而非“道”之“一”。

        “主一”,这个“一”,还是阳明先生解释得好,“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心有天理,外行公平正义、光明磊落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主一”。

《传习录》学习第四天(陆澄录1)

2、人须在事上磨。

      我们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无事时能保持内心平静,一旦遇到问题就内心慌乱。王阳明认为,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这一观点可谓意味深长。     

        心学重在修心(不知对否?)。如何修心?难道远离尘嚣、脱离世俗、不食人间烟火便可以达到所谓的心灵宁静?

    其实,修心与做事、经历事情不可分割。 王阳明有一句话: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历事才能练心,真正的修行不能离开生活,必须在事情上练,就在日常生活中,在本职工作上,在面对自己不愿接纳、不敢面对的事情上不断发现和去除自己内心的标准,这样内心才能真正有力量,才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无论是顺是逆,是好是坏,是动是静,内心都能够寂然不动,淡定从容,这样才是真正的心定,真正修得宁静的心,从而“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传习录》学习第四天(陆澄录1)

相关文章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25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十九【陆澄录】。 陆澄问先生:“名物度数...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19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日学习《传习录》十五【陆澄录】。开篇讲到,陆澄先生收到儿...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33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二十五之《陆澄录》。今天是《陆澄录》的最...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15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第十一《陆澄录》陆澄问先生:后世著书太多...

  • 《传习录》学习第四天(陆澄录1)

    2017.7.24 1、主一之功 陆澄请教王阳明先生什么是“主一之功”,他说古代的儒者提倡做什么事要专注...

  • 【传习录读书札记98】如何才能内心宁静?

    陆原静,即陆澄。《传习录》第一录是徐爱录,第二录是陆澄录,第三录是薛侃录;第一书是《答顾东桥书》,第二书是《启问道...

  • 致知班功课24

    今天继续学习《传习录》的陆澄录部分,博仁老师讲到:“我们天天说学习,学习到底是学什么,大部分人以为学习外在...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26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日学习《传习录》二十【陆澄录】。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32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二十四【陆澄录】。 学习,我们不能只是在枝叶...

  • 关于"鬼"

    早起,接着研读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陆澄录二三,感悟颇深。文中陆澄问道关于有人晚上怕鬼怎幺办?阳明先生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学习第四天(陆澄录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vv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