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一个生命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
2017年 8月5日 晴
红火火的春联,红火火的鞭炮,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带给人们的是喜庆吉祥,更是合家欢的希冀和快乐。不管你离家的脚步有多远,不管你工作有多忙,春节前人们都要回家,就是为了能赶上除夕的年夜饭,为了能吃上初一的饺子。为了那凝聚在饭菜里的暖暖的亲情和浓浓的爱意。
如果春节的时候家里还是冷冷清清,那样的记忆给孩子带来的伤痛是永远的,尤其是看到其他家庭的幸福,会倍感凄凉与无奈。过年是一个让不和谐的家庭愈加伤感的时候,哪怕是听到有的孩子被父母斥责玩鞭炮不注意安全,或是贪玩忘了写作业,也会勾起人无限的惆怅。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一年到头,基本上就是母亲带着我和哥哥在家。母亲说起过一件事情让我记忆很深,夏日夜晚格外炎热,家家户户的大人带着孩子在外面乘凉,深夜还有人躺在房屋外面的凉席上。年幼的哥哥就问母亲为什么别人能在外面乘凉我们就不能,母亲说是因为父亲不在家。哥哥说那等父亲过年回家我们也在外面乘凉。母亲每每说起此事,我和哥哥都不禁莞尔失笑。现在想起来,那是一个孩子对过年的期待和对父亲回家的盼望交织在一起,父亲回家就是过年,这就是儿时的我对年的记忆。
等到我上小学时,父亲已调回西安,但离家还是比较远,长期的两地分居让父母亲变的疏离,两人性格都比较急躁,遇事吵架是家常便饭。过年前琐事繁杂,就到了俩人矛盾的高发期。母亲已经习惯了家里大小事情一人做主的生活方式,对父亲做事的方式不认同,父亲又因为结婚后就一直在外,对家庭生活也是陌生。很多时候经常一言不合,父亲推起自行车就走。过年前家里总要上演父亲推车前脚走,母亲紧赶慢赶去追的悲喜剧。过年前经常是我和哥哥在惶恐不安中等待父母亲相继回家,然后一家人默默无语,度过一个个让人无奈而又心酸的新年。
时间悄然而逝,转眼间我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女儿。每年过年,我都和孩子的爸爸带着女儿回老家过年。老家的房屋很简陋。老家的饭菜很简单,老家的炕总是烧的很热,老家爷爷奶奶的笑容很灿烂。除夕下午我们一家三口把小院打扫的干干净净,亲手在破旧的大门上贴上写好的春联。晚上我们全家围坐在炕上包饺子,看春晚,其乐融融。这才是我要的新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心情放松,家人和睦。在这种年味的感知中,才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渐入佳境,一切都在向着希望和幸福前进。
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一种亲情的召唤,更是深植在中国这个民族众多的大家庭中的一种文化密码,寓意着团圆,寓意真温暖,但愿所有的父母亲都能让孩子对年的记忆充满温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