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有失眠,万千思绪在脑子里打转,像海里的浪花不断翻涌上来又不断消失,徒劳地想让心情平静,就像想让海面变成湖水一样,不知不觉就到了夜深时分。
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这本《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深入讨论如何认识生命的真义,如何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帮助临终者和亡者。
对死亡的恐惧也许是人一生中最大的恐惧,无论何时一想到要面对死亡,一切拥有将会归零就会让人不寒而栗。死亡永远和失去、悲伤联系在一起,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之一。
作者以佛教徒的身份,讲述了他对死亡的理解。
我把死亡当做是正常的过程,只要我还活在这个地球上,必然会发生死亡这个事实。在我知道逃避不了死亡之后,就看不出有什么好担忧的了。我宁可把死亡看成是衣服穿破了必须换件新的一样,而不是终点。然而死亡还是不可预测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或怎么死。因此,在死亡真正发生之前,我们有必要做些准备的工作。
我们大多数人自然都希望死得安详,但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暴力,如果我们的内心总是被愤怒、执著或恐惧等情绪所控制,我们显然也不可能奢望死得安详。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死得好,就必须学习如何活得好:如果我们希望死得安详,就必须在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安详。
诚如各位将在本书中所读到的,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死亡的实际经验非常重要。虽然我们将会如何再生和再生到哪里去,大都取决于业力,但我们在临终那一刻的心境却可以影响下一世的好坏。因此,在死亡的瞬间,尽管我们已经累积了各式各样的业,只要我们努力产生善的心态,还是可以加强和激发善业,造成快乐的轮回。
死亡的那一刻,也可以产生最深沉和最有利的内心经验。透过禅定中对于死亡过程反覆的认识,一位有成就的禅修人,能够藉着他的实际死亡来获得极高的证悟。这就是为什么老僧都在禅定中过世的原因。他们的身体经常在医学上宣布死亡后很久才开始腐败,象征他们的修行成就。
帮助别人死得安详,与准备自己的死亡同样重要。我们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孤立无援,如果出生时没有人照顾和关怀,我们必然活不下来。因为临终者也是无法帮助自己,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解除他们的痛苦和焦虑,帮助他们死得安详自在。
最重要的一点是:避免把临终者的心变得更紊乱。我们帮助临终者的首要目标是让他们安详,方法有很多。熟悉修行方法的临终者,如果有人提醒的话,就可以获得鼓励和启示;但如果我们能够以亲切的口吻恢复临终者的信心,即使他们再平凡,都可以让他们产生安详、平静的心态。
这本书我没有阅读,采用了听书的方式,每晚躺在床上听着一个磁性的男声朗读着关于生死的种种,散乱的思绪神奇地归于一处,宁静心油然而生。经常是几分钟后就进入梦里。
一个多月来每晚如此,其实书里说了些什么我所知并不多,我只是在每次听这本书时马上会达到宁静的状态,整个人笼罩在一种清心无欲中,不再被纷乱的思绪所牵引,入睡变得极为容易。
所以这本书对于我的意义更侧重于催眠,如果有人有类似的问题,或许可以试着听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