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坚毅教育
勇者不惧与坚毅教育 连载(一)

勇者不惧与坚毅教育 连载(一)

作者: alarddin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11:13 被阅读0次

前   言

作为一名铁人三项爱好者,我深刻地体会到坚毅品质对于塑造人格的重要性,我希望让更多的人,不论是成长还孩子,都能认识和习得成就人生最核心的人格特质——坚毅,同时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推广铁人三项这个兼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运动。鉴于此,我将从本期开始以连载的形式和大家分享我所认知的坚毅教育,其中观点有不当之处,请大家一起探讨并不吝赐教。

让我们先从教育的分类说起,从小我们就被告知要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也就是说中国教育被教育工作者分成了三部分——德育、智育、体育,这是我国成立以来近七十年大家的一贯认识。

但是,在中国古代却不是这样,近代学者梁启超提出教育应该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部分,他认为教育的核心是教人做人,只有在这三方面都优秀,才能达到古人所说的“三达德”,即智、仁、勇,这三件事具备才能成为一个人,才达到人类普遍的成才标准。

要达到什么标准呢?就是孔子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现在讲的智育、德育、体育不够完善,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范围太狭隘。梁启超认为,知育是教人不惑,情育是教人不忧,意育是教人不惧。

知育对应的是智商,是考察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和总体判断能力。它不仅仅是学科分类这么简单,什么语数外,数理化这类的,而是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是常识,不管你学习好不好,都是必须掌握的,否则就不是一个社会人。

第二是专门知识,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的理论和原理,这是要通过学校学习,长期努力习得的。

第三是一个人的根本判断力,也就是通常理解的智慧,这也是需要长期的修炼才能达到。

以上所说常识、学识和总体智慧,是知育的三个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情育对应的是情商,是考察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主观意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概括地说,中国古代先哲的人生观就是一个仁字,孔子说,仁者爱人,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就叫仁。

二人为仁,一个人只有与别人发生关系才会涉及到仁,真正的仁者是利他的,考虑问题总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所以才能做到仁者不忧。没有东西为我所得,当然亦没有东西为我所失。

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持”,“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得失可忧呢?有了这种人生观,自然会觉得“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他的生活纯然是趣味化、艺术化,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是教人做到“仁者不忧”。

最为重要的是意育,虽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称谓,我先姑且把意育对应的概念称为意商吧,它是考察一个人内心张力和对外的接纳与包容程度,是否能真实准确塑造自我的心智模式,以及用此心智模式有效应对生活的能力。

如果说智商是一种认知智能,情商是一种人际智能,那么意商就是一种内省智能,它是一个人的元能力(meta ability),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

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即便有很丰富的知识,临场也会用不上,即便有很优美的情操,临变也会走了样。中国古人常讲的正气,今人常讲的正能量,主要强调要有坚强的意志,孟子曰︰“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之心,则馁矣”,一个人总是怀有抱怨的心态,做什么都会一事无成。

孟子又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自我反省后觉得没有道理,即使面对普通百姓,也会内心害怕,自我反省觉得符合道义,即使面对千军万马,也会勇往直前!

一个人的意志,由刚强变为薄弱极易,由薄弱返到刚强极难。一个人如果意志薄弱,即使百炼刚,也会化为绕指柔。

知育是训练人的判断力,也就是智,情育是训练人的关爱力,也就是仁,意育则是训练人的意志力,也就是勇,如果一个人三方面都很优秀,就达到了中国古人所说的三达德,所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我们要说的坚毅教育就是意志力教育。近些年来,美国教育学界被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所席卷,那就是坚毅教育(Grit 

Education)。Grit本意为坚硬耐磨的沙粒,引申为“坚毅”,但其涵义远比毅力、坚强要丰富得多。

Grit是对长期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是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

如果你看一个孩子“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很久”,这就是Grit。Angela Duckworth在2013年TED演讲时,给予Grit如下定义。“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

从2005年开始,美籍亚裔心理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Angela Duckworth一直致力于研究性格对于成功起到的作用。她对数以千计的高中生进行了调研,并跟随西点军校、全国拼字比赛冠军、国内一流大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她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在这种社会思潮下,美国很多学校已经在引进新的课程,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长滩中学,创建了新型的课堂文化-让孩子在学习中面对更多挣扎和冒险,而不只是获得了正确答案。在他们看来,智商是与生俱来的,而坚毅是每个人都可以开发的。父母和学校还是有很多空间,可以帮助孩子塑造坚毅的品格,这将有助于他将来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

相关文章

  • 勇者不惧与坚毅教育 连载(一)

    前 言 作为一名铁人三项爱好者,我深刻地体会到坚毅品质对于塑造人格的重要性,我希望让更多的人,不论是成长还孩子,...

  • 武道——十年一剑

    漫谈——坚毅与三正五心 最近美国教育界被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席卷,那就是Grit(坚毅)。“Grit是对长期目标的持...

  • 坚毅教育四步曲 连载(三)

    坚毅教育的首创者Angela Duckworth教授所定义的坚毅是指对长期目标的热爱(passion)和坚持(pe...

  • 为什么要开展坚毅教育 连载(二)

    在当今这个资源越来越丰富的社会,大多数人拥有的知识越多,越不懂得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他们工作能力很强,却总为工作...

  • 《坚毅》教育--PPT

  • 坚毅摘一教育篇

  • 坚毅摘一教育篇二

  • 勇者不惧

    ——致敬最美逆行者 孔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那何所谓“勇者不惧”...

  • 勇敢与坚毅

    每每到毕业季就有不同的人发出千万种声音,他说,终于毕业了,他说,居然要毕业了,三四年的光阴说没就没,以后再也住不到...

  • 行动与坚毅

    很享受听张嵩老师的课堂,他说话很锋利但一针见血。 让我听完这节课感触最深的一句话:知耻而后勇。知道自己的英语不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勇者不惧与坚毅教育 连载(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xm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