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琪雪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昨天有个朋友,在微信群里问了句“有朋友要来上海,有什么地方推荐的吗?”结果群里一片寂静,谁都没有理他。
那位朋友非常生气,然后私下找我吐槽,说大家太冷漠,一点小忙都不愿意帮。
这种找人帮忙却无人问津的情况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但是完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却不是人情冷漠,而且因为你没有向具体的人寻求帮助。这让大家都不觉得你是在向他寻求帮助,又如何会帮你呢?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旁观者效应”,当求助者并没有向某个特定的人求助时,围观的人都觉得别人会出手,于是自己什么都不做。
旁观者效应的具体内容,在《人性实验》一书中便有提及。《人性实验》一书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一本非常经典的书,这本书展示了28个有趣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人类社会心理和行为。
黑格尔曾说过:"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没有人愿意一直生活中黑暗当中,既如此,就让我们学习一下常见的生活现象。
奖励削弱兴趣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老人有一个漂亮的花园,他很爱惜自己花园种植的花草。为了保护自己的花园,不被顽皮的小孩破坏,他在花园外树立了一个"禁止踩踏”的牌子。然而,爱玩的孩子依旧每天在他花园里玩耍。院内的花常常因踩踏而损毁,这让老人心疼不已。可任凭老人怎么驱赶,第二天这些孩子依旧会出现在他的院内。
后来老人想了一个办法,每次孩子来他花园里玩耍的时候,他都给孩子一美元来奖励他们的嬉闹。老人举动让孩子大吃一惊,但是他们还是接受了。接下来的几天,老人每天都给他们一美元。突然有一天,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老人停止了付钱。
他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那些顽皮的孩子,孩子觉得老人已经不给他们钱了,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去他的院内玩耍呢?自那以后,孩子便不再去老人院内玩耍了。而老人也终于获得了久违的清静,保护了他心爱的花园。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认为奖励可以激发人们的内在动机,所以父母也常常用奖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可是在这个小故事里面,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暂时的奖励削弱了人们对某一活动的兴趣。
为何会如此?
科学家昆达和施瓦茨实验证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自我认知有关。当我们做了某件事后得到奖励时,我们会认为我们做这件事是为了奖励,而不是做这件事情本身,因此一旦奖励停止了,我们就会觉得没有理由再继续去做这件事情了。
相信先于质疑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说:“人是一种轻信的动物,必须得相信点什么,如果这种信仰没有什么好的依据,糟糕的依据也能对付。”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些内容所吸引,比如波中的广告研究报告无意中听到的谣言等。无论这些信息是真是假,我们在第一次接触它的时候都会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之后我们才会慢慢去质疑它。
这种现象与吉尔伯特—斯宾诺莎假设(GOSH)不谋而合。吉尔伯特—斯宾诺莎假设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去质疑某一个内容,我们一定是先接受并理解所见闻的一切,随后才可能在某一个时刻,以某种方式意识到当初接受内容的可疑之处。
记忆并不可靠
研究者曾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让18-20岁的65名加拿大女性参与实验。这65名女性需要填写《月经症状量表》,以评估关于痛经的直觉理论的性质和强度。
为了评估月经期内的实际症状,研究者要求在每天填写调查问卷报告,疼痛体验或情绪不良的情况。最后,在月经结束多天后,研究者被要求尽可能回忆月经症状。将得来的数据与月经期间的数据进行比对。
结果表明,月经结束后收集的症状与实际情况不符。被研究者在要求回忆月经期的症状时,会不自觉夸大症状的严重程度。
也就是说,我们关于某一件事情是怎么样的直觉理论塑造了我们的记忆。因此,我们的记忆并不是简单的记录事情最初的样子,而是那根据当下的情况,不知不觉地重构着过去。
正如美国传记作家福恩.M.布罗迪说的那样,即使是最可信的自传,也不太可能反映一个人过去的样子,而更可能反映的是它现在的样子。
我们可能会对生活中很多司空见惯的行为而感到迷惑不已,可是通过学习《人性实验》这本书,我们可以都是剥茧的,了解事情的真相。
—END—
【我是琪雪,一个爱阅读,爱写作的理工女,用情打动,用文字温暖你。如果你喜欢我就点赞、关注我吧。】
网友评论